中鋁中州分公司:調整物流業(yè)務 突出降本職能
面對危機 自我調整 積極應
2009年03月13日 17:10 570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鋁資訊 作者: 姜彥慶
物資管理由側重服務向物資控制轉變 廢舊物資由注重銷售向二次利用轉變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帶來的巨大壓力,中鋁中州分公司物資配送中心積極應對危機,調整業(yè)務流程,由過去的重視為生產單位提供物資配送服務向重視控物資控制、努力降低物資庫存轉變;由過去的重視廢舊物資高價銷售向努力實現(xiàn)廢舊物資二次利用轉變。通過業(yè)務調整,使物流系統(tǒng)降低企業(yè)生產成本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發(fā)揮。
物資管理由側重配送服務向側重物資控制轉變
物資儲備資金占用是企業(yè)現(xiàn)金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合理控制物資庫存,降低儲備資金占用是降低生產成本的措施。在企業(yè)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的困難時期,中州分公司物資配送中心積極調整工作重心,將原來的側重為生產提供服務轉向側重做好物資控制,力求在保證服務生產的能力不降低、確保生產穩(wěn)定的情況下,盡量降低物資儲備資金占用轉變。
去年9、10月份,該單位先后兩次組織對生產車間待耗物資情況進行了清理和摸底,掌握了中州分公司總庫之外的物資信息和消耗基本情況。通過認真調研,建立了積壓物資信息溝通平臺、退庫調劑渠道和報廢處理程序。同時,強化物資出庫控制,推行出庫物資三級審核、兩級審批制度。生產使用物資的審核由過去的生產單位車間、分廠兩級審核調整為增加物配中心調劑審核的三級審核。物配中心指定兩位副主任分別負責材料、備件的出庫審批,所有出庫物資必須經過倉儲業(yè)務科長和物配中心副主任兩級審批。
對生產車間申報的物資,先由物資管理員在生產單位待耗物資臺帳上進行核對,能夠進行生產單位內部調劑的物資,由物資管理員、倉儲科長與相關人員協(xié)調,督促生產單位進行待耗物資共享。對確實需要領取的資金量較大物資需求(材料超過5000元、備件超過1萬元),要求物資管理員必須到生產單位落實有關情況,經物配中心兩級審批后方可發(fā)放。
同時,建立物資出庫“達限報警”制度。由物資配送中心根據去年前10個月各分廠的月平均出庫量及其在總出庫量的比例,按照中州分公司要求的控制目標,確定各分廠每月需求物資出庫量指標,確定當生產單位領用物資金額達到發(fā)放定額的80%和單車間領用達到8萬元時,為報警線。當達到該“線”時,物資管理員需及時向科長報告,相應科室必須向物配中心領導及時報告,并根據出庫情況和生產單位反映情況提出調整出庫定額的建議,出庫定額調整在各科出庫總金額中進行調整。
通過調整業(yè)務重心,加強了對物資的管理力度,中州分公司生產使用物資由原來的月出庫總額2800萬元左右控制到了現(xiàn)在的800-900萬元左右,有效的發(fā)揮了物流系統(tǒng)降低生產成本的作用。
廢舊物資管理由注重銷售向注重再次利用轉變
2008年上半年,廢舊物資銷售市場形勢良好,該單位在廢舊物資銷售時注重快速清理現(xiàn)場,通過招標、拍賣等形式力求高價銷售。但到四季度以后,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受需求影響,廢舊物資銷售價格急劇下滑,同時,企業(yè)自身生產經營出現(xiàn)困難,中州分公司物配中心及時調整業(yè)務重心,將廢舊物資管理由注重銷售向注重二次利用轉變,充分挖掘廢舊物資的再利用價值,降低企業(yè)生產成本。
經過認真調研,中州分公司及時出臺了《中州分公司廢舊物資統(tǒng)一回收和二次利用及銷售實施方案》,使廢舊物資由過去簡單的“回收-銷售”模式,改為“回收-分揀-再利用和難以再利用物資銷售”的經營模式。
物資配送中心將各生產單位產生的廢舊物資集中回收,組織人力對收回的廢舊物資進行分揀、切割,把分揀和切割好的物資進行分類存放,并建立臺帳在網上公開,鼓勵生產單位盡量再次利用。該單位還定期組織生產單位到現(xiàn)場進行挑選,對生產單位認為可以再次利用的物資無償提供。物配中心帶頭使用廢舊物資,去年,倉儲科室利用廢舊鋼材自行設計制作成襯板托盤150余個,下墊支架160個, 共利用廢舊鋼材70余噸,節(jié)約資金達20余萬元。從去年至今,中州分公司共實現(xiàn)廢舊物資二次利用金額達到150多萬元。
同時,該單位在清理廢舊物資注重從細節(jié)入手,在清理廢堿袋時,將殘存在堿袋中的點滴剩堿進行集中回收,僅去年就清理回收殘存的堿約50噸;在清理回收的廢管道時,將廢舊管道中的結疤料集中回收約40噸;將收回的潤滑油桶中殘存的殘油收集20桶,并將這些物資全部返還生產流程。
責任編輯: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