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遭遇“延期門” 中資企業(yè)收購澳企受阻
2009年03月24日 8:35 13880次瀏覽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分類: 鉛鋅資訊
歡迎與擔憂之間
連續(xù)十多年的經濟增長紀錄,連澳大利亞人自己都承認,是中國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他們的經濟繁榮。過去幾年,在這塊世界上最小的陸地同時又是最大的島嶼上,中國企業(yè)的訂單引領著一輪又一輪的采礦熱潮。
如煤電領域,除兗煤、開灤之外,神華等國內其他煤炭、電力企業(yè)也都有意加入海外并購大軍。去年11月底,中國神華宣布,該公司將通過澳大利亞全資子公司神華沃特馬克煤礦有限公司以約3億澳元(約人民幣13.08億)的價格購得澳大利亞沃特馬克勘探區(qū)的探礦權,目前,該交易已經獲得澳大利亞政府外商投資審查委員會出具的無異議函。這在諸多交易案中屬少數(shù)。
但是,澳大利亞人一邊歡迎它2008年新任的最大貿易伙伴——中國前來投資,一邊卻又日益憂心支撐其經濟命脈的重要資源行業(yè)為外資所控。
中鋼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洪森對記者表示:“外方的擔憂是多余的。其心態(tài)主要有二:一,雖然外方也會主動尋找中方投資,可一旦中方發(fā)去投資要求,難免又有些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心情;二,仍然有不少人擔心中國在世界政治、經濟的舞臺上影響力越來越大。”
上述澳政府代表人士認為:“澳大利亞政府還是歡迎投資的。不過,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引發(fā)擔憂的一點,就是沒有很好解決一個問題——投資上游資源沒有問題,但是投資是為了利潤的最大化,通俗一些就是產品盈利最高。但同時中國企業(yè)又是產品用戶,希望價格回到最低。盡管沒有人公開表態(tài)這么說,但是背后可能大家都這么認為。”
他表示,這就是為什么民營企業(yè)在走出去的時候相對順利,而中國國字號企業(yè)屢遭質疑的原因所在。
因此,盡管本月初,新任中鋁總經理的熊維平帶隊前往澳大利亞開展了一次“公關”之旅,并且對當?shù)孛襟w強調中鋁不會對力拓尋求“任何形式上的控制”,但后來的事實證明:走向互相理解,似乎仍然道阻且長。
汪俊對記者感嘆:“我覺得大家都要有種共贏的思想,畢竟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歡迎過外國投資者進來。”
責任編輯:hoping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