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貨交易所鋅期貨上市8個交易日以來,價格波動劇烈,日成交活躍,企業(yè)積極增倉,初顯國內金屬市場明日之星風范。
前三個交易日鋅價主力0707合約以“三陽開泰”登場,穩(wěn)中有漲,最高觸及29500元,不過隨后連續(xù)五連陰,尤其是本周三滬鋅價格出現(xiàn)單邊下挫,主力合約期價一度逼近上市首日最低價28580元,跌幅在500元左右。
就筆者了解,市場對于政府將出臺取消0號精鋅5%的出口退稅政策預期成為影響價格走弱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來,鋅被認為是資源類產品,隸屬高污染、高耗能、能源型產品等國家逐漸限制的范疇。鋅及鋅合金出口退稅率在中國加入WTO之后逐漸下降,2003年10月鋅及鋅合金出口退稅從原來的15%下降到11%,2005年5月1日起進一步下降到8%,2006年1月1日起所有精鋅出口退稅下降到5%。從2006年5月1日起,除99.995%的精鋅保持5%的出口退稅之外,其他精鋅和鋅合金退稅都被取消。
2004年至2005年,鋅產品除氧化鋅以外,其他產品均為凈進口,不過2006年由于鋅價暴漲以及內外價差擴大,精鋅出口量,增加進口減少。2006年,國內共出口34萬噸精鋅,精鋅凈出口7228噸,鋅精礦凈進口82.8萬噸,鋅合金凈進口19.8萬噸,鋅材凈進口4萬噸。與此同時,國內鋅表觀消費量達約340萬噸,比2005年增長約10%。
預計今年市場需求還將增長10%左右。2007年以來,由于國內眾多雞窩礦產能快速增加,以及內外價差保持高位,精鋅出口量大幅增長。海關最新數(shù)據顯示,2007年2月精煉鋅出口高達4.79萬噸,同比增長274%,1-2月累計出口11.93萬噸,同比增長405%。
中國鋅出口增速遠超出市場想象,海外一些投行紛紛下調對2007年鋅價的預測,中國再次由鋅凈進口國轉為凈出口國,中國因素對鋅價的支撐大大弱化。
此次政府相關部門考慮取消純度在99.995%以上的精鋅出口退稅,是自2005年以來鋅出口稅率政策調整的延續(xù),同時也符合國家通過對鋼鐵、鐵合金到有色金屬等產品出口關稅政策調控,來平衡貿易順差和控制資源性產品出口的初衷。近期LME鋅庫存持續(xù)增加,2007年初至今增加了約1.5萬噸,并集中在LME亞洲地區(qū)倉庫,正是國內鋅冶煉企業(yè)在0號鋅出口退稅可能被取消的預期下,搶先出口行為的體現(xiàn)。不過一旦未來政策出臺,LME鋅價有可能出現(xiàn)利多性的上漲,而國內市場不排除出現(xiàn)利空兌現(xiàn)是利好的情形。
近兩日LME基本金屬在銅的帶領下全線大漲,倫銅躍至7200美元上方,倫鋁重返2800美元,倫鋅也以中陽線將前一日的陰線收復,總體上鋅價兩次探底有驚無險。二季度隨著鋅基本面的逐步改善以及鋅出口增速有望放緩,滬鋅將具備一定幅度的反彈空間。技術圖形顯示倫敦鋅價有望反彈至4000美元一線,對于國內廣大鋅消費企業(yè)而言,當前29000元左右的鋅價是一個不錯的買入保值良機。
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