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黃金部隊在甘肅某地探獲超百噸金礦
2010年02月10日 9:25 515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貴金屬
槽探施工作業(yè) 圖片來源:人民武警報
據《人民武警報》報道 歷經10年艱苦奮戰(zhàn),日前,武警黃金五支隊在甘肅某地探獲一座資源量高達108噸的超大型黃金礦床。這是繼甘肅陽山金礦之后,黃金部隊在西部地區(qū)探獲的第二座超百噸金礦。據專家預測,該礦區(qū)潛力巨大,隨著勘查工作推進,資源量還將進一步攀升。
新礦位于秦嶺東西向復雜構造帶段,具有良好的地質成礦條件。2000年,擔負國家重點礦山普查勘查任務的武警黃金五支隊根據黃金指揮部的命令,調集精兵強將、配備尖端技術裝備,開赴西秦嶺地區(qū)展開大規(guī)模黃金地質普查勘查。10年來,他們依靠數字分析定位等高科技裝備和先進技術手段,在礦區(qū)46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集中技術攻關,先后布設鉆孔97個,采集礦石樣品14495件,并聯合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科研院所開展了10多個課題研究,大膽突破西部地區(qū)傳統(tǒng)的石英脈型、破碎蝕變巖型找礦思維模式,成功地將微細浸染型礦床類型和破碎蝕變炭質板巖確定為主要找礦標志,并據此建立起找礦模型。針對寨上礦區(qū)地下巖層破碎程度高的特點,他們探索出多級鉆孔結構套管護壁、高質量無固相沖洗液配合鉆進、人工造壁等一批先進工藝和技術,一舉突破該地區(qū)深部鉆探無法施工的關鍵技術瓶頸。由武警黃金五支隊支隊長張寶河設計改進的75型組合鉆頭,還創(chuàng)出單臺鉆機3300米鉆進無故障的紀錄。在此基礎上,圍繞寨上礦區(qū)早日突破百噸的奮斗目標,黃金五支隊先后投資500多萬元引進新型鉆機、電子測斜儀等一批先進設備,建成GIS技術室和綜合化驗分析實驗室,并為一線官兵配齊了GPS接收機、全站儀等全套數字化裝備。他們還加大人才培養(yǎng)力度,依托中國地質大學、長安大學等院校,每年輪訓10名技術干部,岳連雄等9名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技術干部成為探獲寨上超大型金礦的骨干力量。
寨上礦區(qū)平均海拔3000多米,自然環(huán)境惡劣,經濟條件相對落后。為加快找礦進程,早日造福當地百姓,黃金五支隊官兵克服高原缺氧、強烈紫外線照射、沙塵暴及泥石流侵襲等威脅,常年艱苦奮斗在野外作業(yè)一線,用忠誠和熱血在西部大地樹立起一座金色豐碑。截至目前,寨上礦區(qū)共投入勘查兵力2000余人次,完成鉆探工作量3.5萬米,探獲30余條黃金礦脈,累計提交黃金資源量108噸。據悉,該礦被開發(fā)利用后,將極大地促進甘肅定西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加速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
采集礦樣 圖片來源:人民武警報
物探技術勘察 圖片來源:人民武警報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