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價上沖欲重溫舊夢 再叩8000美元在即
2010年04月02日 9:33 4983次瀏覽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分類: 銅資訊
一年前,如果說銅價在一年以后能達到8000美元/噸,聽者可能認為是天方夜譚;一年后的今天,如果說銅價能上8000美元/噸,聽者一定會認為這是一件不用討論的事情,因為目前的銅價已經如此接近這一關口,仿佛一輪盤中沖高就能實現。
挑戰(zhàn)極限8800美元
一年半的時間,銅價仿佛坐上過山車。先花了3個月,從8000美元/噸跌至3000美元/噸附近,之后花了15個月時間,又從3000美元/噸穩(wěn)步攀升至8000美元/噸附近。截至昨日(1日?)北京時間21點,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價格報7890美元/噸,在之前的一個多小時,期價一度達到7939美元/噸,距離8000美元的整數關口僅61美元,該價位為2008年8月1日以來的最高價。
2009年,中國強勁的需求以及全球過度釋放的流動性成為銅價能快速走出低谷的主要推動力。進入2010年之后,國際銅價以寬幅震蕩的走勢取代了上一年的單邊上漲。不過,逐漸利多的基本面和宏觀經濟數據,使得銅價在震蕩中保持升勢。在一些機構的眼中,銅價突破8000美元/噸,將不是這輪漲勢的終點,歷史高點8800美元/噸,或許才是銅價在未來一年內將真正挑戰(zhàn)的極限。
供應趨緊
2010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銅需求狀況開始好轉,除中國以外,需求狀況好轉的態(tài)勢在歐洲也開始顯現。而相對于需求的增長,銅市場的老大難問題重新暴露出來,那就是供給不暢,特別是銅礦供應。
據國際銅研究小組(ICSG)公布的數據,2005年~2009年之間,在銅價相對于生產商成本溢價高達100%的情況下,銅礦供應的年均增長率僅1.3%。在2009年內,銅價漲幅高達130%的情況下,銅礦供給增長也只有1.8%。
銅礦生產商計劃外停產是銅礦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據麥格理銀行統(tǒng)計,在過去三年內,銅礦供應中斷達到預計產量的6%~8%,中斷的原因中包括了23%的技術原因停產、21%的上游流程緩慢、16%的罷工、12%的礦井問題、7%的天氣原因以及其他因素。
“過去幾年銅礦增長緩慢以及預計今明兩年仍不會有明顯改觀,是當前市場抬高銅價水平考慮的重要因素。”麥格理銀行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
在2009年,由于全球經濟狀況較為低迷,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地區(qū)銅需求較少,因此,銅礦供給緊張并沒有成為主導銅價波動的因素。不過,在進入2010年后,全球經濟復蘇態(tài)勢日益明朗,銅需求的增加逐步暴露出供給的短板。
看好二季度
目前銅市場中,參與者的目光就集中于二季度歐洲地區(qū),銅供給是否會出現緊張的狀況。巴克萊資本預計,二季度銅價將進一步上漲,因為市場基本面在不斷改善。
麥格理銀行更是在近期的報告中對銅價作出了大膽的預測,認為在2011年上半年銅價將達到4美元/磅,約合8800美元/噸,而這個價位正好是此前銅價的歷史高點。
不過,對于期貨投資者而言,樂觀的前景并不一定能帶來客觀的收入。今年年初,市場也如現在一般對銅價未來的走勢充滿良好的預期,但是當中國緊縮政策出臺后,銅價在半個月時間內,暴跌了近30%。因此,市場人士認為,銅價的上漲將很難復制2009年的走勢,在緊縮政策利劍高懸的情況下,銅價更可能以震蕩走高的方式來實現對歷史高點的沖擊,投資者在參與的時候需要注意波動的節(jié)奏,切忌盲目追漲。
責任編輯:毋寧秋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