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銅都”安新再生金屬循環(huán)利用之路
2010年06月28日 10:55 12619次瀏覽 來源: 中財網 分類: 銅資訊
短短4個月時間內,安新火線引入云銅和大無縫,由此開始了從散戶經營到集散中心模式的轉型。
在河北省保定市至安新縣的334省道上,一輛輛裝載著廢銅屑、廢鋁片的小貨車不時從身邊飛馳而過,卷起一陣塵土。他們的目的地幾乎都是同一個地方--老河頭鎮(zhèn)。
老河頭鎮(zhèn),這個近乎家家都在做著有色金屬期貨生意的北方小鎮(zhèn),是河北省安新縣有色金屬最聚集的區(qū)域之一。在安新縣,有色金屬回收主要集中在老河頭、安州、蘆莊三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中以老河頭鎮(zhèn)為最大。
如今,安新縣的工業(yè)占GDP的51.3%,其中有色金屬、制鞋和羽絨是工業(yè)領域的三大支柱產業(yè)。這幾大產業(yè),成為該縣支撐產業(yè),在財政上能夠做到一柱擎天的則是有色金屬。而占到有色金屬行業(yè)80%的銅業(yè),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沉浮
在這里,銅、鋁等買賣已經成了當地人最主要的經營手段,廢舊金屬回收站、有色金屬交易市場、銅廠、鋁廠等隨處可見。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倫敦期貨、紐約期貨這些看似遙遠而又陌生的專業(yè)術語,在這個中國北方小鎮(zhèn)的農民口里卻習以為常。
張文遠,這個剛從集市上往回趕的64歲老人,提起銅、鋁交易便來了興致。推著的自行車也被挪到了路邊撐了起來。
"要說銅、鋁我們這兒沒有人不知道,幾乎家家都在做。"他說,"我們這兒不產銅、也不產鋁,這都是收來的。東北、河南、內蒙,哪的都有,還有從國外運來的。"聊起這些,他如數家珍。
此前,張文遠家里也曾囤積了好幾噸銅,不過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出手了。"還好出手早,不然又賠了。"他似乎很慶幸自己當初的判斷。事實上,2009年電解銅價格表現出了"牛市",2009年12月是最后一個交易月,雖然銅價依然表現震蕩但整體仍保持上行趨勢。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上海交易所期銅價格已經上漲至6萬元/噸的價位,給當年銅市劃上圓滿的句號。這讓張文遠狠狠地賺了一筆。
其實,他們對于期貨市場的判斷,與以往也完全不同。在沒有網絡和手機之前,他們更關注的是左鄰右舍的貨賣了多少錢,價格比較也僅限于在一個村的市場之內,對于更遠的外界他們無心關注,也無力關注。如今,隨著網絡以及手機的普及,他們的命運已經與國際市場緊緊地綁在了一起,國際期貨市場上瞬間的風云變化都會讓他們神色緊張。"囤與不囤、啥時出手",國際期貨市場的走勢成了他們最重要的參考因素。
張文遠說,他每天都要上網看看期貨的行情,"必須隨時了解倫敦期貨、紐約期貨的走勢,這是行業(yè)里的必修課,我們這里現在跟國際市場聯系太緊密了。"在他看來,老河頭鎮(zhèn)的有色金屬交易已經完全是跟著國際市場的價格在走。
相對于張文遠的早早出手,朱延就沒有那么幸運了。這個在期貨市場上已摸爬滾打了25年的中年男人這次栽了。
"才一個多月,180萬全沒了。"不過盡管虧了,但朱延的心態(tài)很好,并沒有太多的沮喪,說起這些就像在講別人的故事。"我那還有30畝地,可以囤貨,只要你和我合作肯定能賺錢。"他不止一次向記者提及他那30畝地。
和這里的很多人一樣,朱延一直看好銅價的漲勢。
2008年底以來,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牽連,銅市飽受沖擊,銅價大幅受挫,價格從前些年的7萬元/噸驟降到了2萬元/噸的歷史冰點。不過,隨后全球經濟逐步恢復以及國內多項產業(yè)振興規(guī)劃重磅出臺,為銅市乃至整個有色金屬行業(yè)的復蘇重新燃起了希望。
由此,這里的很多人開始大肆囤貨,狂賭銅價上漲。朱延正是如此。但夢想的高價位并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只是傷心,這一次讓他付出了代價。
20多年前,他剛開始做銅貨生意時,雖然當時的規(guī)模比不上現在,但是基本上包賺不賠。"當時沒有那么多信息,外界干擾少,需求量又比較大,我們有很大的優(yōu)勢,現在就不一樣了,風險太多了,而且市場變化太快,讓人防不勝防。"他如此概括此次慘敗。
事實上,在面臨國際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沖擊時,無論是張文遠還是朱延,以他們?yōu)榇淼膫€體化傳統(tǒng)交易模式,其自發(fā)式應對已經足以暴露出他們在面對危機、風險時的脆弱和無力。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