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我國銅產業(yè)風險分析及解決路徑

2010年10月21日 10:34 12118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銅資訊

  自2003年以來,在銅價逐步走高和國內需求旺盛的刺激下,國內銅冶煉行業(yè)瘋狂擴張,但這主要來自于小冶煉廠的大量興建,而非大型銅企的規(guī)模擴張。
  銅冶煉產能無序擴張不僅加劇了銅冶煉廠對銅精礦資源的爭奪,導致礦商壓低冶煉費,而且部分投資小、周期短、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冶煉產能項目上馬,加大了環(huán)境保護的壓力。


  加工費持續(xù)下降 冶煉廠生存堪憂
  由于冶煉產能的無序擴張,我國銅精礦資源緊缺的狀況更加明顯。目前,我國精銅年產量已超過400萬噸,但銅精礦年產量只有100萬噸,且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不大,大多數(shù)銅冶煉企業(yè)必須進口銅精礦,使得銅精礦對外依存度達75%以上。
  由于全球銅礦資源供應緊張,國際礦商在2006年至2007年取消了價格分享條款,使冶煉廠不能通過銅價上漲獲得相應利益,只能依靠加工費獲取利潤。這直接導致近幾年銅冶煉加工費持續(xù)降低。在銅精礦供應不足、冶煉產能繼續(xù)擴張的矛盾未解決之前,未來幾年銅精礦加工費用仍將維持低位,國內銅冶煉廠的生存狀況堪憂。


  銅價波動頻繁 價格傳導周期長
  隨著市場的發(fā)展,如今的銅已經成為一種金融屬性極強的投資品。全球經濟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發(fā)銅價大幅波動。在經歷了2008年的暴跌后,2009年國際銅價又迎來暴漲行情。這種巨大的價格波動給國內企業(yè)帶來了難以預測的風險。
  銅的產業(yè)鏈比較長,從上游銅精礦的生產到中游的銅冶煉、銅加工再到下游的電線電纜、空調生產等,銅價的傳導周期較長。然而,國內很多企業(yè)采用的是訂單生產方式,很難將成本及時有效地轉嫁出去。在銅價下跌階段,往往會出現(xiàn)原材料比成品貴的情況。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我國銅冶煉行業(yè)就曾發(fā)生嚴重虧損,一批銅加工企業(yè)被迫倒閉。

[1][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