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專家解讀“十二五”中國改革新動向

2010年10月27日 14:43 5367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必須以更大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對改革的強調引發(fā)各界關注。記者就"十二五"中國改革新動向,采訪了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和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
  "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這兩個重大的歷史趨勢在'十二五'期間匯集到一起,核心是加快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的一些深層次矛盾。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是與'攻堅時期'的判斷相呼應的。"聶高民認為。
  聶高民認為,改革已經進行了30多年,但離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一定距離。"由易到難"漸進式的改革推進到如今,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但又必須取得實質性突破。
  例如,公報提到的要素市場改革,中國的改革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就商品看,市場化過程已基本上完成,但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金等)市場改革欠缺較多。再如,雖然經過多次機構調整和多輪減少審批,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不少進展,但更加適應市場經濟和依法行政要求的政府職能轉型的任務依然非常艱巨。
  就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而言,雖然涵蓋的面很廣,但人們已經普遍認識到,轉變發(fā)展方式之所以相對滯后,根本原因在于體制機制。
  例如,偏低的資源價格和低廉的環(huán)境成本,是高耗能、高污染產業(yè)迅猛發(fā)展的"溫床"。要發(fā)展低碳經濟,必然要靠推進資源價格等領域的改革進行引導。再如,啟動國內消費面臨的難題,和現有收入分配和城鄉(xiāng)二元格局緊密相關。要讓國內消費實現飛躍,必須推進收入分配改革和統籌城鄉(xiāng)改革。
  "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要真正落實,說到底還是改革的問題,所以說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強大動力。"聶高民指出,在過去3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中,可以在矛盾的積累、暴露過程中逐步改革。但到了今天,有些問題可能沒有太多回旋的時間和余地了,又涉及重大利益格局的調整,這就要求我們下更大的決心和勇氣。
  在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看來,"十二五"以發(fā)展方式轉型為主線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以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為主線的經濟體制改革。要以擴大內需為總體目標,以調整經濟結構為中心環(huán)節(jié),以深化市場化改革為基本路徑,強化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以社會公共需求轉型為主線的社會體制改革。"十二五"是我國社會轉型十分重要的歷史時期,能否實現平穩(wěn)轉型,關鍵在于對社會問題的估計與改革決策的選擇。如果能夠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推進"十二五"社會體制改革,就能夠為后危機時代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為推進和諧社會建立制度保障。
  以政府轉型為主線的行政體制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發(fā)展方式轉型的更大挑戰(zhàn)不是經濟社會本身,而是政府轉型與政府決策。"十二五"經濟社會體制改革能否取得實質性進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能否實現重大突破。
  "無論是改革動力的凝聚,還是改革勇氣和魄力的形成,最終都取決于改革行動。"遲福林強調。
  十七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改革,加快社會事業(yè)體制改革。
  "這是對'十二五'改革重大領域的總體把握,要在未來制訂規(guī)劃的過程中不斷細化和充實。"遲福林指出,"十二五"改革攻堅不僅關乎中國未來5年的發(fā)展,更對中國未來10年、20年乃至30年都有著深遠影響,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5年。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