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0年精煉銅進口量下降 2011年料將增加
2011年01月24日 9:34 4588次瀏覽 來源: 世華財訊 分類: 銅資訊
1月24日消息 中國2010年精煉銅進口量下降,因套利機會不佳使得買家不愿采購,但2011年進口量料將增加,受重新補充庫存推動。
綜合媒體1月24日報道,鑒于銅價居高不下且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中國今年精煉銅進口量還可能下降,不過中國買家補充庫存的行為有望在短期內提振銅價。另外,中國政府在農村電網、基礎設施和住房領域的投入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給銅市場帶來支撐。
海關總署周五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去年12月進口228,609噸精煉銅,較上月下降1.6%,較上年同期下降6.5%。
海關總署公布,中國2010年精煉銅進口量總計為292萬噸,較2009年下降8.4%。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
某大型經紀公司駐北京的分析師表示,中國2010年銅進口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2009年存在較大的套利機會,促使中國買家囤積了大量庫存,造成2009年比較基數(shù)偏高。該分析師還指出,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也建立了龐大的銅庫存。
作為中國的戰(zhàn)略儲備機構,國家物資儲備局被認為在2009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市場參與人士認為,國家物資儲備局2009年借銅價下跌之機從海外購買了大約300,000噸銅。
分析師們稱,去年晚些時候銅價大幅反彈,同時國內的銅冶煉和精煉產能擴張,也造成中國銅進口減緩。
一期貨公司的分析師稱,目前的銅價對終端用戶而言太高,這從去年11月末開始就嚴重制約了銅需求。
市場人士稱,大多數(shù)銅用戶都在消耗自己的庫存,并期待價格回落。
LME三個月期銅去年12月上漲15%,并在周三觸及每噸9,781美元的紀錄新高。瑞銀(UBS AG)全球大宗商品研究部董事總經理Peter Hickson周二表示,在下個月長達一周的農歷新年假日結束后,制造商將補充庫存,有望推動銅期貨價格在第二季度突破10,000美元/噸。
分析師表示,去年下半年,由于對中國收緊貨幣政策的擔憂揮之不去,銅需求受到抑制,滬銅價格也因此低于倫銅價格。
上述期貨公司的分析師稱,這直接導致滬銅和倫銅的套利窗口被關閉,進而影響到中國的銅進口量。
為遏制通貨膨脹,中國從2009年開始先后七次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并兩次上調基準利率。去年11月份中國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上升5.1%,觸及兩年高點,但12月CPI升幅因食品價格回落而縮小至4.6%。
行業(yè)參與者稱,受2月2日將開始的春節(jié)黃金周影響,今年1月和2月精煉銅需求仍可能保持低迷,但預計節(jié)后中國投資者會重新開始購買精煉銅。
上述期貨公司的分析師表示,春節(jié)過后,隨著精煉銅購買量回升,套利窗口可能暫時恢復,但考慮到國內銅產能擴張,終端用戶今年可能轉而購買國產精煉銅。
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fā)有限公司預計,今年國內精煉銅產量有望增長7.7%至490萬噸,銅消費量有望增長8%左右至734萬噸;供應缺口將達到244萬噸左右,這將主要靠進口來填補。
責任編輯: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