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鉛期貨即將上市 焦炭期貨行將獲批

2011年03月17日 15:23 5221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鉛鋅資訊

  鉛期貨已經開始模擬交易,距離正式掛牌上市為時不遠,而緊隨其后的將是焦炭期貨。昨天有消息人士透露,證監(jiān)會將于近期公布焦炭期貨的正式批文,大商所也將隨后公布焦炭期貨合約等征求意見稿,預計焦炭期貨也將走大合約路線。受此消息影響,昨天與焦炭相關的上市公司股價均出現異動。

  焦炭期貨近日將獲批
  與鉛期貨類似,焦炭期貨也是去年計劃上市而未上的品種,因此今年上市已成定局。
  在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劉興強也曾確認,備受關注的焦炭期貨年內將會上市交易,“具體時間爭取在今年上半年”。而大商所的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交易所正在積極籌備推動相關工作,而有關合約等方面的準備工作早已經做好。
  昨天,消息人士稱,焦炭期貨的正式批文可能會在最近兩三天里公布,甚至說有可能就在今天晚間公布。大商所昨天僅表示,“我們也在等待焦炭早日獲批。”
  渤海證券認為,鋼鐵消費旺季是焦炭期貨推出的最佳時機,而鋼鐵消費通常就是在3-4月份開始進入旺季。
  從3月15日開始,鉛期貨已經開始正式模擬交易,業(yè)內普遍預測,鉛期貨最快可能會在下周上市,具體時間大約在3月24日前后。而近期關于焦炭期貨以及甲醇期貨上市的傳聞也越來越密集,業(yè)內普遍預測,上半年上述三大期貨新品都有可能上市。

  料將實行大合約
  據悉,由于期貨合約擴大化已經成為一個趨勢,焦炭期貨交易單位以及合約保證金肯定不會小。鉛期貨合約每手是25噸,比之前的基本金屬交易單位擴大了5倍,而鉛期貨的價格大約是18000元/噸左右,焦炭僅僅有2000元/噸左右,因此業(yè)內預計,焦炭合約的交易單位可能會達到100噸/手,甚至更高。
  專業(yè)人士認為,對于以套期保值為主的企業(yè)來說,大合約對其影響較小。焦炭期貨的價格發(fā)現功能將會逐漸顯現更好的效果,對于想要規(guī)避價格波動風險的企業(yè)來說也更有利。長期來看,這有利于期貨投資者結構的優(yōu)化。對于以套期保值為主的相關企業(yè)來說,大合約對其影響較小。
  此外,分析師認為,實行大合約并不會影響焦炭期貨的順利上市。從參與者結構分析來看。主要有鋼鐵企業(yè)、焦化企業(yè)、焦炭或鋼材貿易商以及市場的個人投資者。買賣雙方都有大型企業(yè)參與,大合約對他們影響很小。
  大合約方便了貿易商、焦化企業(yè)和鋼廠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同時由于單個合約所需的保證金較高,從而提高交易門檻,起到抑制過度投機的作用。預計推出大合約以后,焦炭的波動率會降低,與現貨的關聯(lián)也會更加緊密。

  相關報道
  相關上市公司昨出現異動
  滬深兩市與煤炭相關的上市公司超過40家,其中大部分與焦煤和焦炭相關。焦炭期貨的上市將為焦化企業(yè)以及鋼鐵企業(yè)提供很好的避險工具。因此,焦炭期貨上市對這些公司是利好。昨天,受到焦炭期貨將獲批的傳聞影響,相關上市公司出現異動。例如,ST山焦(600740)昨天下午漲停,兗州煤業(yè)(600188)大漲4.1%,安泰集團(600408)也大漲3.02%。
  劉興強此前曾表示,焦炭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能源,是鋼鐵工業(yè)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我國焦炭市場規(guī)模巨大,近年來生產量和消費量均在3億噸以上,但由于眾多因素共同作用,焦炭、焦煤價格波動幅度大、頻率高。山西焦炭價格曾經從2007年底的1500元/噸漲至2008年夏季的3200元/噸,隨后2008年末又跌回至1300元/噸,現貨企業(yè)規(guī)避風險的要求強烈。
  渤海證券分析認為,因產能嚴重過剩等因素影響,焦炭行業(yè)目前困難重重,行業(yè)的毛利率已低至0%附近。焦炭期貨的推出既是短期股價的催化劑,也是對焦炭行業(yè)的長期利好。
  金鵬期貨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韓雪表示,焦炭期貨的上市有利于加強我國焦炭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權。焦炭期貨的上市將為焦化企業(yè)、鋼鐵企業(yè)提供優(yōu)良的避險工具。企業(yè)利用期貨市場不僅可以規(guī)避焦炭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還有利于推進焦化行業(yè)的結構調整。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