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工集團援建青川紀實
2011年05月12日 9:32 13151次瀏覽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分類: 有色裝備
5000鐵軍笑對罕見困難
支援青川縣災后重建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艱苦的施工條件,按照中央的部署,浙江省舉全省之力啟動了對口援建工作。
浙江建工的5000援建大軍一進入青川,就碰到了諸多意想不到的困難。由于地處偏僻,震后基礎設施缺乏,生活施工用水非常緊張,如智慧島工程項目部為確保工程順利進行,配備了四臺大型發(fā)電機,打了20口水井,結果只有3口有水,不得不從10公里以外的山外引入山泉,才基本解決了生活用水。
此外,由于災后集中重建,當?shù)夭牧暇o缺,規(guī)格不全,價格較高,大量材料需從外地運入,成本較高。且強震之后余震不斷,路況較差,交通不暢,材料運輸非常困難。
“對此,我們的態(tài)度很明確:舉建工集團之力,排除萬難,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沈德法對記者說。
據(jù)了解,在援建期間,浙江建工的母公司——浙建集團董事長劉國紅、總經理高興夫等高層領導多次親赴青川調研指導。而作為具體施工單位——浙江建工負責人的沈德法更是頻繁前往青川,其中在2010年援建進入“收官”階段的9個月里,他就去了7趟。
領導的親歷親為無疑激發(fā)了浙江建工援建大軍迎難而上的激情。
2009年,東山安居小區(qū)、甬川橋、防洪堤遭遇百年不遇的7·16特大洪災,浙江建工援建者有條不紊地按照重大事件應急預案執(zhí)行,安排專人值班掌握汛情,開挖泄洪溝,派搶險突擊隊清理河上漂流物,兩次安全轉移員工1600人次,終于戰(zhàn)勝洪魔,成功保衛(wèi)了甬川橋、東山安居小區(qū)、防洪堤,保衛(wèi)了白井壩板房區(qū),把財產損失降到了最低,得到浙江省重建指揮部的高度評價。
智慧島教育園區(qū)援建項目總指揮、浙江建工副總王和平已經58歲,由于水土不服,操勞過度,積勞成疾,但他術后還堅持臥床處理工程事宜,吊著鹽水在工作崗位;副總指揮、浙江建工四川公司經理張貴福奔波于成都、青川,日夜兼程,常常在車上辦公;項目經理唐波接到重建任務后,拋下不到3歲的兒子奔赴青川,直到工程竣工才回家;鋁合金班長呂志祥的奶奶病危想看他最后一眼,項目領導安排他速回,而他考慮到工程緊張,忍痛放棄與親人的最后告別,含淚表示“自古忠孝兩難全”。
對于包括浙江建工在內的援建大軍,四川省廣元市委書記羅強頗為動情地寫道:我至今仍清晰記得,那群身著迷彩服、低調務實的浙江援建者,冒著頻發(fā)的余震和各種頻發(fā)的自然災害,匆忙穿行于青川縣的山山水水間,“四四五”、“白+黑、5+2”的工作方式是他們讓青川“舊貌換新顏”拼搶出來的經驗凝結。
[1] [2]
責任編輯:小貝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