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空氣電池引發(fā)鉛鋅行業(yè)技術調整
2012年01月31日 14:26 5792次瀏覽 來源: 富寶資訊 分類: 鉛鋅資訊
鉛鋅因礦產經常伴生,且在價格走勢上也保持極高的近似性,因而可以說是金屬行業(yè)的一對孿生兄弟。原本兩個金屬用途的差異性決定其各不相干,但近期隨著鋅空氣電池迅速發(fā)展,此前的難兄難弟后期或面臨一場終極對決。
鋅空氣電池技術優(yōu)點突出
鋅空氣電池,又稱鋅氧電池,用活性炭吸附空氣中的氧或純氧作為正極活性物質,以鋅為負極,以氯化銨或苛性堿溶液為電解質的一種原電池。與傳統電池,特別是與鉛酸蓄電池相比,鋅空氣電池存在諸多優(yōu)點。
首先,綠色環(huán)保是亮點,被譽為21世紀環(huán)保型新能源。由于鋅空氣電池不采用鉛、汞、鎘等重有毒的重金屬,因此其對環(huán)境的污染較小,同時不存在爆炸危險,安全可靠。其次,成本低,蓄能大。原材料主要是空氣中的氧及價格低廉的鋅,故而材料易得。且它的容量比其它電池高3-10倍。如單體300安時圓柱體型鋅空氣電池,其重量僅為0.75kg,而同樣的鉛蓄電池的重量則大于8kg。與當前主流鋰汽車電池相比,資料顯示,180公斤重量鋅空氣電池能夠產生44千瓦時電量,續(xù)航能力350公里,而同樣電量的鋰電池重量要達360公斤。最后,充電方面優(yōu)勢突出。多數蓄能電池存在頻繁充電的缺點,特別是鉛酸蓄電池不能長期深度放電,充電時間長給客戶帶來諸多不便。而部分型號的鋅空氣電池并不是蓄電池,而是利用鋅和空氣直接發(fā)電。簡單地說,在電池用完后,用戶只需更換封裝好的鋅粉,就可以重復使用,更換的時間在3分鐘內即可完成。
鋅空氣電池技術突破,鋅需求結構面臨調整
鋅空氣電池優(yōu)勢雖然較多,但此前受部分技術原因及產業(yè)生產沒有達成規(guī)模化,故而鋅空氣電池一直只作為一個概念,實際應用較少。而近年隨著鋅空氣電池技術不斷改善,其離實際大規(guī)模生產應用越來越近。近日,美國紐約EOS儲能公司(EOS Energy Storage)聲稱他們已經開發(fā)出一種更加綠色環(huán)保的鋅空氣電池。一個0.3千瓦的電池可以實現2700次充放電沒有性能衰減。其最終目標是實現1萬次循環(huán),產品在電網儲能中維持30年壽命。
國內方面,2011年國內首個鋅空氣電動公交車正式下線,據悉此鋅空氣電池純電動城市公交車每充一次電可行駛約300公里,最高時速可達每小時80公里,其運營成本比傳統鋰電池電動汽車低三分之一。此外武漢泓元偉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個鋅空氣電池基地已于2010年10月啟動,鋅空氣電池產品已進入試生產階段。公司最快將于2012年進行新能源電池的量產,每年為1萬輛純電動公交車提供動力電池,產值規(guī)模可達30億元,這標志著鋅空氣電池進入規(guī)模化生產階段。
另據我國工信部的規(guī)劃,中國未來10年將投入超過1000億元的資金,用于扶持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使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國。然而當前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開發(fā)領域,純電動公交車所用的動力電池基本上是鋰電池。鋰電池是屬于充電性質的電池,裝配到12m級的公交車后,每天必須到專業(yè)的充電站沖電,若用大流量的直流充電,充電時間至少要用3個多小時,若用交流充電至少要用5-6個多小時。而鉛酸動力電池目前主要應用于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上的應用技術目前仍不成熟。因此從技術前景來講,鋅空氣電池后期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角逐中將占據上風。且隨著技術日漸成熟,或暗示鋅空氣電池時代已經開啟。
從歷史數據來看,2006年倫鋅比倫鉛一度高出3000美元/噸以上,但隨后受鉛鋅供求面的強弱轉變,倫鉛價格迅速飆升,并超出倫鋅900美元/噸。但從目前基本面分析來看,近期過低的鋅價使冶煉廠開工率大幅走低,部分新增項目被延后,鋅產能擴張受抑制明顯。特別是中國方面,十二五期間將鋅產能限制在720萬噸附近,并明確淘汰落后產能40萬噸。需求上,中國經濟整體高位運行及城市化進程將使鋅需求前景保持樂觀,而鋅空氣電池的規(guī)?;a更增加了市場對鋅需求空間的無限想象。而鉛則因其為污染重金屬,在中國十五期間有色金屬結構轉型及環(huán)境治理為主要背景下,其供需料均將受到一定限制。特別是后期鋅空氣電池對鉛酸電池產業(yè)的蠶食必將引起鉛鋅供需面再度轉化,鉛強鋅弱局面或被改寫。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