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電子垃圾難題調查 加拿大日本立法保障

2012年04月24日 10:5 10605次瀏覽 來源: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U7815P1T1D24303814F21DT20120420135427


  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在各國更新換代的速度不斷加快,電子垃圾已經成為環(huán)境和健康的巨大隱患。這些讓人頭疼的垃圾該怎么解決并且變廢為寶,成了各國政府面臨的難題。而讓人憂心的是,一些發(fā)達國家在回收利用之余,還會將大量電子垃圾出口到發(fā)展中國家,并將此作為解決電子垃圾的辦法之一,給發(fā)展中國家制造了更大的環(huán)境難題。
  非洲不再做發(fā)達國的垃圾場
  “這兩年家電更新換代很快,用壞的電器不知道如何處理,只能當垃圾放在后院。”居住在內羅畢的簡·旺葛指著后院圍墻下堆放的舊冰箱、洗衣機、熱水器和電腦顯示器,很是頭痛。
  旺葛遇到的難題只不過是非洲電子垃圾問題的冰山一角。聯合國環(huán)境署下屬的《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簡稱《巴賽爾公約》)秘書處今年2月發(fā)布調查報告顯示,貝寧、科特迪瓦、加納、利比里亞和尼日利亞五個國家每年產生大約100萬噸電子垃圾。而發(fā)達國家對于這些垃圾的產生“功不可沒”。
  《巴賽爾公約》秘書處的報告稱,2009年加納的進口電器中大約七成是二手貨,其中一半因無法使用而作為電子垃圾被拋棄;尼日利亞2010年的進口二手電器有85%來自歐洲國家。聯合國環(huán)境署非洲區(qū)副代表德斯塔·梅布拉圖不無遺憾地承認,非洲大陸正成為發(fā)達國家丟棄廢舊電子產品的巨大垃圾場。
  讓人更加不安的是,非洲地區(qū)過去10年的個人電腦擁有率上升了10%,而手機擁有率則翻了一番,這勢必導致在未來產生大量電子垃圾。
  由于缺少足夠的收集和回收設備,加之相關法律存在漏洞,非洲絕大部分電子垃圾都存放在露天垃圾場、荒地甚至河灘海灘等地點。電子垃圾中的鉛、汞、鎘等重金屬和燃燒產生的二口惡英等有毒有機物能滲入空氣、土壤和地下水,嚴重威脅當地環(huán)境和居民健康,甚至引起癌癥、皮膚病等疾病。
  對此,一些非洲國家已經從立法和商業(yè)回收利用等方面,采取了應對措施。像尼日利亞在海、陸、空加強預警系統,對電子垃圾“嚴防死守”。一旦港口預警系統發(fā)現并確認運送電子垃圾的船只出現,這些船只將被阻止進港并原路返回。
  加納政府則全力“疏導”國內已經存在和正在產生的電子垃圾,目前已經和國內主要手機維修廠商多次磋商,以協調和管理如何回收利用廢舊手機。未來還將統一修建正規(guī)的回收站,讓原本各自為戰(zhàn)的小商販放棄傳統的焚燒做法,用更環(huán)保的方式從電子垃圾中回收銅、塑料等可再生材料,還能帶動相關就業(yè)。
  而肯尼亞在加強電子垃圾處理的相關立法之外,還在其最大的港口城市蒙巴薩成立了“東非電腦回收公司”,直接在港口對電子垃圾進行處理。
  《巴塞爾公約》執(zhí)行秘書凱瑟琳·佩里認為,只要政府在政策和財政上給予足夠支持,回收電子垃圾會成為回報豐厚的新興產業(yè)。尼日利亞環(huán)境部常秘默罕默德·巴沙爾認為,電子垃圾問題既是威脅,也蘊含機遇。“對于住在城市的弱勢群體而言,他們既可能受電子垃圾的毒害,也可以從回收電子垃圾中獲得經濟收入,并且改善當地的自然環(huán)境。”

 

[1][2] [3] 下一頁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