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子垃圾拆解污染接近成災
2012年10月18日 15:57 9202次瀏覽 來源: 財新網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除了空氣中的污染物,論文還列舉了貴嶼鎮(zhèn)土壤和河流中的重金屬,一些污染值是全球有報告以來的最高值。
2012年,曾永平和其同事曾經在四月和五月兩次到清遠市龍?zhí)伶?zhèn)實地探訪,盡管當時當地政府已經命令取締非法電子拆解,但是非法拆解仍十分普遍。一位拆解作坊的老板告訴曾永平,他知道這個行業(yè)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終有一天政府會關閉這些原始的拆解作坊,曾永平問他那時候怎樣維持生計,他說會養(yǎng)幾頭豬,重新務農。“可悲的是,當地人可能沒有意識到,由于當地的環(huán)境已經被有毒的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物污染,而且持續(xù)的時間不可預知,農業(yè)生產可能并不會取得預想中的利潤”。
論文指出,目前的政策存一些漏洞。首先,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局限于處理環(huán)境問題而不是整個電子垃圾所帶來的問題,一些當地政府早些年還是鼓勵拆解電子垃圾的,現在這個行業(yè)已經成為當地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在取締電子垃圾非法拆解的同時也應該給予當地老百姓體面獲得穩(wěn)定收入的機會。
其次,曾永平對記者說,合格的電子垃圾拆解行業(yè)由于本身需要較高的技術操作,基本不掙錢,所以政府必須介入并通過財政撥款承擔一部分成本,電子廠商也應該根據利潤高低而承擔部分成本。
此外,曾永平指出,針對貴嶼鎮(zhèn)、龍?zhí)伶?zhèn)的環(huán)境污染對當地人的健康影響,仍然缺乏長期的監(jiān)測數據和對應的毒理實驗,只有毒理實驗才能定性地確認污染物與健康損害之間的關系,“政府應該更主動地和作研究的人來溝通,而不是我們反過來和管理部門去溝通”。
盡管目前討論仍有些遙遠,但是一些研究報告已指出貴嶼鎮(zhèn)當地的污染物存在著“爆發(fā)緩變型地球化學災害”的可能,爆發(fā)緩變型地球化學災害是指原來被束縛在土壤、水等物質中的污染物在一定期限之后釋放至空氣中,造成急性污染效應。一些研究指出,貴嶼鎮(zhèn)當地的重金屬、多溴聯苯醚等污染物可能正在接近成為污染災害的水平。
[1] [2]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