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3月27日國家部委重要政策消息速遞

2013年03月27日 10:13 10478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發(fā)改委:2月份水電發(fā)電量同比增12.5%


  發(fā)改委網站消息,受來水偏枯影響,2月份全國水電發(fā)電量增速較1月份有所回落,當月水電發(fā)電量完成3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為2012年5月份以來最低增速。其中,國家電網調度口徑水電發(fā)電量為263.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68%,南方電網統(tǒng)調水電完成97.6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23.3%。

今年鐵路預算258億 比去年執(zhí)行額降超5成


  鐵道部改革,今年鐵路投資額度能否按期完成,是社會各界關注的一個話題。出乎意料的是,財政部網站25日公布的2013年中央財政預算顯示:鐵路運輸預算數為258.9億元,比2012年執(zhí)行數減少346.07億元,下降57.2%。這組數據被解讀為“今年鐵路運輸中央預算比去年執(zhí)行數下降近六成”,從而引發(fā)了鐵路建設步伐可能放緩的擔憂。

國土部完成華北地下水污染調查 四部委制定治理方案


  備受關注的我國北方地下水污染問題,首次有了一份較為權威和系統(tǒng)的調查報告。
  由國土資源部下屬科研機構耗時6年初步完成的這項研究,對華北平原的地下水水質和污染狀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幾乎已無Ⅰ類地下水??梢灾苯语嬘玫蘑?Ⅲ類地下水僅占22.2%。需經專門處理后才可利用的Ⅴ類地下水則占56.55%以上。
  采樣調查發(fā)現,35.47%采樣點的地下水已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以輕污染為主,中污染、較重污染、嚴重污染、極重污染的地下水均未超過總取樣點數的10%。
  該項調查所針對的華北平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的全部平原區(qū)以及山東、河南位于黃河以北的平原區(qū),居住有約1.3億人口,是我國重要的糧食和工業(yè)基地。
  “華北平原75%以上的用水需求依靠地下水解決。”國土資源部的一位官員對本報記者表示,“這項研究有助于對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華北平原地下水的家底,制定更為科學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案。”
  不過他承認,由于取樣有限,只能大體上反映出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的趨勢,以后還可以做得更為細致,掌握更為全面的數據。
  另據環(huán)保部的一位官員對本報介紹,由環(huán)保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和住建部聯合編制的《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已經得到國務院批復,有望于近日發(fā)布。
  四部委制定治理方案
  該項調查選取了與人類活動密切相關的有毒有害物質作為污染指標進行評價。根據調查,華北平原有12.2%的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了“三氮”污染;7.6%的地下水遭受了重金屬污染。重金屬污染中以鉛污染最為嚴重,鉻(六價)污染次之。
  華北平原有毒有害有機物超標率較低,但檢出率較高,局部污染比較嚴重。遭受揮發(fā)性有機物污染的地下水占總取樣點數的24.62%,主要為輕污染的地下水。
  調查項目組認為,華北平原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社會經濟發(fā)展迅速,城市化進程加快,人類活動加劇使得地下水污染狀況日趨加重。
  大量未加處理的工業(yè)、生活污水通過滲坑、滲井、排污渠向地下、地表排放,是造成各類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同時,調查統(tǒng)計顯示,華北平原每年施用化肥約697噸,施用農藥總量約682噸,也加劇了“三氮”污染。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污染則主要由石化企業(yè)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所造成。
  環(huán)保部的一位官員向記者表示,華北平原地下水的污染成因復雜,有的是地質環(huán)境本身天然造成的某些污染物超標,有的是人類活動造成。“現在我們只有《地下水質量標準》,這主要是評價地下水本身質量的標準,而無法反映人類活動對地下水水質的影響。因此國家應盡快制定《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
  針對華北嚴峻的水污染形勢,在完成上述調查摸底的同時,環(huán)保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和住建部還聯合編制了第一部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
  據環(huán)保部一位官員透露,這份工作方案現已獲得國務院批復,可望于近期發(fā)布。該《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華北平原地下水質量和污染源監(jiān)測網,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狀況;到2020年實現對華北平原地下水環(huán)境質量和污染源狀況的全面監(jiān)控。

[1] [2] [3][4] 下一頁

責任編輯:曉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