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進口精煉金屬向上游轉移
2013年05月24日 11:15 9490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重點新聞
路透訊:相較于精煉金屬,中國仍然更偏好進口原材料。
這是今年第一季中國進口偏好的兩個主題。4月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進口模式沒有明顯變化。
這對于礦商是好消息,但對于精煉市場則不太好,因其至少暫時失去了一個關鍵增長動力。
盡管在涉及中國金屬進口動態(tài)時,每種金屬市場都有各自的具體情況,但總的主題仍然是中國對于進口的依賴正在明顯緩慢地向上游轉移。
**出口增加**
上月中國進口精煉銅、鋁、錫和鉛的勢頭全面走軟。
實際上拿鉛來說,中國今年初恢復為凈出口國。4月凈出口量是2,456噸,年內迄今凈流出達到5,523噸。
雖然這在全球鉛市中只是滄海一粟,但意義不小。上次中國是凈出口國,還要倒退到2010年初,當時連續(xù)五個月凈出口。
考慮到中國對精煉鉛征收高達10%的出口稅,其意義更加突出。
造成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市場明顯供應充足,而國際市場的明庫存則日益減少。
有跡象顯示,中國市場再度趨緊,最明顯的體現(xiàn)就是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注冊的庫存趨勢變化,但當前顯然有充足的金屬可供出口。
另一個可能是金屬以鉛板等型態(tài)擴大出口,而鉛版這些產品并不會納入上述主要數(shù)據(jù)中。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銅消費國,還沒有轉變?yōu)閮舫隹趪娘L險。
但精煉金屬穩(wěn)步逆向流動,加之進口較低,抑制中國對全球其他銅供應的需求。
上月中國出口2.9萬噸,使得1-4月累計出口15.45萬噸。
由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提供充分誘因,中國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流向馬來西亞,規(guī)模為8.8萬噸,這不足為奇。
出口是直接來自中國有資格享受優(yōu)惠稅率的冶煉商、還是來自上海保稅倉庫,這一點很難判定。但不要忘記,上海的庫存已計入進口,這就意味著,如果這些庫存轉身就又流出去,那么這些數(shù)據(jù)會重新列入海關的出口數(shù)據(jù)。
比較明確的是,有1.8萬噸出口輸往臺灣,該地區(qū)沒有LME注冊倉儲。
上個月精煉銅進口18.3萬噸,為2011年6月以來單月最低進口規(guī)模。凈進口15.4萬噸,為2011年5月以來最低。
中國今年前四個月從國際市場上凈進口的精煉銅比去年同期下降57萬噸。
顯而易見的是,隨著中國買家降低上海保稅倉庫的庫存,我們目前正陷入一個減少庫存的周期。上海保稅倉庫庫存當前估計在50萬噸左右,去年末時接近100萬噸。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