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地區(qū)發(fā)現一批礦產資源
2013年09月27日 10:22 4939次瀏覽 來源: 人民網 分類: 重點新聞
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質調查中心24日宣布,經過5年努力,華北地區(qū)鐵、金、鉬、鋁土等一批礦產資源被發(fā)現。
天津地調中心宣布,此次華北地區(qū)新發(fā)現的礦產資源包括5個大型鐵礦產地、多個中型規(guī)模的鉬礦礦床和鋁土礦產地,金礦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
新發(fā)現的5個大型鐵礦石產地鐵礦資源儲量近50億噸。2007年起,天津地質中心在華北地區(qū)全面開展了鐵礦選區(qū)研究和調查評價工作,在冀東、晉北五臺-恒山、魯西、河南舞陽-新蔡地區(qū)部署的第一批鉆孔見礦。2008年初,中心通過晉冀成礦區(qū)和豫西成礦帶地質礦產調查計劃項目2輪工作,形成了冀東、五臺-恒山、舞陽-新蔡、山東單縣-河南商丘整裝勘查區(qū)。地質調查評價工作中新發(fā)現了五個大型鐵礦產地,鐵礦資源儲量近50億噸。
在天津地調中心指導下,華北地區(qū)鉬礦找礦進展顯著。華北地區(qū)在二連-東烏旗和豫西成礦帶,近年來圈定找礦靶區(qū)60多處,發(fā)現礦(化)點100余處,發(fā)現礦床多處。地質調查工作估算鉬礦資源量(332+333+334)51.5萬噸,鎢(WO3)12.54萬噸。內蒙地調院在指導下,先后發(fā)現烏蘭德勒銅鉬礦、準蘇吉花鉬、烏日尼圖鎢鉬礦等幾個中型規(guī)模礦床。近期,二連-東烏旗成礦帶已經形成了2個有色金屬礦集區(qū)和2個成礦遠景區(qū)。
天津地調中心探索金礦深部找礦技術方法,取得良好的見礦效果,金礦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華北地區(qū)金礦資源豐富,但隨著金礦找礦深度的加大,金礦找礦難度和風險也越來越大。近年來,天津地調中心按照地質調查深部找礦的工作思路,探索金礦深部找礦技術方法,在膠東和小秦嶺成礦帶部署了金礦綜合研究和礦產遠景調查工作,在重要礦床的深部和走向延伸方向布置了深部鉆探驗證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見礦效果。天津地調中心促成了2個金礦整裝勘查區(qū)的設立,為全面展開深部勘查工作奠定了基礎。近期,膠東金礦深部第二空間勘查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資源儲量實現了翻番,有效地保證了“地質找礦3年有新成果、5年有重大突破、8年形成新格局”的目標實現。
在中國地質調查局領導下,天津地調中心自2007年起在華北地區(qū)全面開展了鋁土礦選區(qū)研究和調查評價工作,發(fā)現2處鋁土礦產地,鋁土礦資源新增約10億噸。中心在山西省和河南省部署的新一輪鋁土礦調查評價工作中,探求鋁土礦資源量約10億噸,其中(333+332)資源量超過5億噸。同時,中心促成設立了3個鋁土礦整裝勘查區(qū),其中山西交口—汾西地區(qū)鋁土礦資源量1.4363億噸,達到超大型規(guī)模。在中心指導下,2012年,河南省地調院在澠池發(fā)現了殘坡積—沉積型鋁土礦的存在;2013年,鄭州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在河南登封魯山一帶發(fā)現了同類型礦產地。
天津地質調查中心是中國地質調查局領導下承擔基礎性、公益性、國家戰(zhàn)略性資源地質勘查的“國家隊”,主要負責華北地區(qū)的地質勘查工作,與另外五個地質調查中心并列。中心的地質資源勘查項目承擔雙重目標:一要尋找礦產地,二要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基礎地質資料。中心在勘查項目中負責前期統(tǒng)籌、組織實施和成果匯總的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科技支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公益性服務、降低礦業(yè)投資風險,為公眾提供科學調查的基礎信息。
天津地質調查中心主任金若時在介紹中心定位時稱,“我們的定位是要將科學變成實際生產的效果,理論要一流水平,技術支撐也要跟上。”
責任編輯: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