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麗轉身:從寶山到柿竹園
——湖南郴州建設國家級礦山公園之路
2013年11月14日 10:17 11521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yè)報 分類: 再生金屬資訊
遠處看,山頂濃煙滾滾,挖掘機、卡車沒停過。寶山尾礦庫周邊也全是冶煉廠、選礦廠,沒有一棵樹。一下大雨,砂石泥土就全往桂陽縣城流,沖刷形成的溝壑有一兩米寬,跟西北黃土高坡的景象差不多。位置最高的桂陽縣電視轉播塔塔周都被挖到地基松動了。”陳國彪說起當時觸目驚心的景象,仍心有余悸。
此外,礦山還有一個露采30年形成的露天單體采空區(qū),猶如一個巨大的仰天鍋,周圍24個臺階用于采礦,每個臺階高差10米,運送礦石的卡車幾乎晝夜不停。開采出的3000萬立方米廢石全部傾卸在另一面山坡上,而山下,就是桂陽縣城。每逢下雨,縣城猶如遭受泥石流侵襲。“當時城里有個上世紀六十年代修建的方圓水庫的灌溉水渠,5米寬,6米深,全部淤塞。早期還能清理,后來完全沒辦法,只好填埋,修了一條公路。”那時,陳國彪還在地礦股當股長,從2003年開始,連續(xù)3年往上報寶山地質災害情況,希望治理山體滑坡。
現在的礦山,將可以看到3000多株櫻花開放。
如今站在那面當年傾倒廢石的山坡上俯瞰桂陽城,城市半掩在云霧和滿山的松樹、杜鵑、胡枝子中,草木蔥蘢,已經不能想象種種過往景象。但陳國彪記得所有細節(jié),因為“這山上所有的非法礦都是國土資源局炸的”。從關閉兩個錳礦開始,再到逐漸關閉各種冶煉廠,縣政府花了不少力氣。“經常組織聯(lián)合執(zhí)法,很多部門浩浩蕩蕩開上山去,該鏟的鏟,該挖的挖,搞完了還有死灰復燃的,就繼續(xù)清理。后來打擊范圍慢慢縮小,再后來就全部消失了。”陳國彪說,“不是吹牛皮,這三四年,一個非法礦在桂陽都找不到,連非法洗錳的都沒有了。曾經有個招商引資過來的磚廠,投資了8000萬元,到國土資源局辦采礦許可證,但一直辦不下來,因為環(huán)保過不了關,最后只能關閉,磚廠老板眼淚都要哭干了。”
記者了解到,寶山礦業(yè)經濟效益好轉后,也將精力轉到環(huán)境治理上來。他們前后投資了1.5億元,僅那條通往山頂的公路就花了2000萬元,每年還上交200萬元給當地政府,作為綠化資金。
植被在被破壞的山體上很難成活,寶山安全環(huán)境管理部門先后試種了兩種植物。“第一次種日本晚櫻,失敗了,因為它對土質要求太高,后來選了臺灣野櫻,先用挖掘機挖1米多深,填上客土,再種植,這才成活,這以后就一直沿用這個辦法。去年,我們又引進了3000多株櫻花,還開得不怎么好,明年你再來看,肯定相當漂亮了。”一說起當年事就感嘆“不知道怎么苦過來”的崔志周,此刻終于流露出了成就感。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