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儲量動態(tài)管理要求
2014年01月21日 14:17 18255次瀏覽 來源: 國土資源部 分類: 政策法規(guī)
5 資源儲量損失
5.1 礦山資源儲量損失率是反映礦山資源利用、生產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礦山應正確測量、統(tǒng)計、計算礦山資源儲量及損失量的情況。
5.2 資源儲量損失的計算范圍,一般指從采場開采至回采結束,將礦石運出坑口(露天采場)的整個采、出礦過程。
5.3 資源儲量損失的計算單位,坑采一般以采場(礦塊)為基本估算單位,并按同一采礦方法進行估算和匯總;露天開采應按開采臺階、分工作面進行估算和匯總。
5.4 礦山資源儲量損失分為正常損失、非正常損失。
5.4.1 正常損失包括:①根據(jù)開采設計所確定的損失率指標,在其允許范圍內的資源儲量損失;②按設計不予采出的資源儲量損失。
5.4.2 非正常損失包括:①因地質、水文、工程地質條件、安全條件等不能開采的資源儲量損失。②礦井設計或生產設計不合理造成的資源儲量損失。
5.5 金屬、非金屬礦山資源儲量分類及損失率的計算見附件1;煤礦資源儲量損失分類及損失率計算見附件2。
6 回采率
6.1 回采率是礦山開采過程中資源儲量開采消耗情況的直接反映,是考核礦山企業(yè)資源開發(fā)利用、開采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準。
6.2 回采率與損失率的關系是:回采率(%)=1-損失率(%)。
礦山應通過正確計算損失率來計算回采率。資源儲量動態(tài)監(jiān)測過程中,不能直接用產量/動用儲量來計算回采率。
6.3 金屬非金屬礦山以礦塊作為回采率考核單元;煤炭礦山以采區(qū)作為回采率考核單元。以經法定程序批準的礦山設計或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用方案確定的回采率或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核定的回采率為考核標準。
7 資源儲量報銷
7.1 根據(jù)資源儲量損失的分類,其報銷程序按照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7.2 屬于正常損失報銷的,每年隨礦山儲量年報,報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核銷。
7.3 屬于非正常損失報銷的,在中段(階段、采區(qū))結束前,應按有關規(guī)定及時呈報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并附資源儲量損失報銷材料。未獲批準前,礦山不得廢除坑道及其他工程和設備。
礦山報銷非正常損失應提供以下材料:
?。?)擬報銷資源儲量分布地段開采情況與地質勘查對比資料;
?。?)擬報銷資源儲量的巷道或采場塌落、涌水或其他情況的說明;
?。?)資源儲量損失的詳細原因說明;
?。?)擬報銷資源儲量分布地段的平面、剖面地質圖、資源儲量估算圖及其他有關圖件;
?。?)申請報銷資源儲量估算表。
8 礦山資源儲量臺帳
8.1 礦山資源儲量臺帳是全面、準確反映礦山企業(yè)資源儲量情況的基礎資料,是礦山儲量動態(tài)管理的基礎。礦山企業(yè)必須有專人負責,及時修改、更新臺帳的各項內容。
8.2 查明資源儲量臺帳
查明資源儲量臺帳應將地質勘查提交的資源儲量詳細登記。經多次進行地質勘查的礦床,應依次分別登記各次勘查的資源儲量增減及累計查明資源儲量;不同礦石(工業(yè)、自然)類型、礦石品級、煤類的各類基礎儲量、資源量亦應分別登記;附記各次勘查的范圍(拐點坐標)、標高、工程間距、采用的工業(yè)指標和資源儲量估算參數(shù)。
查明資源儲量臺帳的格式可參照附件3制定。
8.3 開采設計資源儲量臺帳
開采設計臺帳是根據(jù)礦山開采設計編制的,應按設計期次依次登記,并依照設計計算的詳細程度,按資源儲量類型、礦石類型、品級或煤類以及階段(中段)、礦塊、設計境界內、外資源儲量分別登記。附記境界范圍(平面坐標和標高)、設計時間、所依據(jù)的勘查報告、設計批準單位等。
開采設計資源儲量臺帳的格式可參照附件4制定。
8.4 資源儲量變動臺帳
資源儲量變動臺帳是基于國家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報表編制的,要求全面記錄保有、開采、損失、查明以及重算引起的各類資源儲量的變化情況,并按開采單元和開采年限分別建立資源儲量變動臺帳,記錄階段(終端、片盤)的、礦塊(房)的、礦體和礦床的資源儲量變動情況及歷年的資源儲量變動情況。不同礦石類型、品級或煤類應分別登記。
資源儲量變動臺帳的格式可參照附件5制定。
8.5 開采結束資源儲量比較臺帳
一個開采單元開采結束,應計算其采空部位的地質礦量,編制資源儲量比較臺帳。該臺帳是對“查明資源儲量”、“設計資源儲量”、“實際資源儲量”和報銷資源儲量進行比較的綜合資料,是探采對比與資源儲量最終核實的基礎。
開采結束資源儲量比較臺帳的格式可參照附件6制定。
8.6 資源儲量損失統(tǒng)計臺帳
資源儲量損失統(tǒng)計臺帳是礦石損失管理工作的成果,是礦山開采過程中資源儲量利用程度的基礎信息資料,也是核定、考核礦山回采率指標的基礎資料。資源儲量損失統(tǒng)計臺帳分別按月、季、年進行統(tǒng)計,并分別對采場、階段(終端)、采區(qū)(坑口)和礦區(qū)的礦石損失率的計劃與完成情況進行統(tǒng)計。
礦石損失統(tǒng)計臺帳的基本內容和格式可參照附件7制定。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