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商:赴海外勘探并非易事
2014年01月23日 10:50 4454次瀏覽 來源: 金融時報 分類: 重點新聞
對中國不少國有小地質局而言,海外發(fā)展讓它們迅速地長了不少教訓。
它們中有些在海外往往遭到當?shù)貙α萘蛲恋丶m紛的阻礙,而在中國,這些事往往會由地方政府或省政府出面解決。
西方礦商常常指責這些來自中國的集團利用中國政府的財大氣粗在非洲當?shù)卮楹辖灰?。但一位在津巴布韋工作時目睹當?shù)厝瞬粷M的中國工程師表示,中國人的身份有利有弊:“那些西方記者報道中國人購買象牙,但事實上并不是只有中國人這么做。我們這些中國公司做了很多好事,但他們從來視而不見。”
三年前成立的湘色巴西礦業(yè)公司(Xiangse Brazil Mineral)隸屬于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常務副總經(jīng)理陳小龍表示,由于語言、文化和勞資關系方面的差異,公司也經(jīng)歷了一段“困難期”。“但我們最終成功了。巴西人很友好,對我們也不錯。”
簽證也是問題,對頭號投資目的地澳大利亞而言尤其如此。簽證不僅困擾著一些赴海外勘探的中國地質局,也困擾著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這樣的大型中國投資者。中信泰富(Citic Pacific)的Sino Iron采礦項目超出預算80億美元,部分原因就在于,它在做預算時以為肯定可以聘用中國的建筑員工赴當?shù)毓ぷ鳌?br /> 中國的熟練技術人員很難拿到簽證,迫使四川地礦局只能依靠薪資更高的澳大利亞地質學家完成工作。四川地礦局派出的一支考察隊正在澳大利亞南部勘探。
“我們只有這么多預算,給澳方人員結算完工資之后,留給我們自己的錢就沒多少了,”該局的一位工程師抱怨道。
責任編輯:金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