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充分發(fā)揮貨幣政策對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

2015年02月09日 8:54 4572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2月4日晚間,央行發(fā)布了普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并有針對性地實施定向降準措施的消息。就此次組合式降準,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就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降準凸顯三大政策意圖
  “此次降準主要有三方面的政策意圖。”陸磊表示,首先,這是根據目前我國整個貨幣供應量水平來進行的擺布和安排。從2014年情況看,我國已從以往的“雙順差”格局變成資本和金融項目出現逆差,這會給金融體系流動性造成影響。此次降準就是根據目前資金面出現的結構性新情況的彌補性操作,是對流動性狀況的實時反應。
  其次,受季節(jié)性因素影響,我國春節(jié)前的現金需求往往很大,從歷年的情況看,大約每年有較大規(guī)模的流動性缺口,僅靠公開市場操作不足以彌補這些季節(jié)性的資金缺口。降準的實施將與公開市場操作一起,有效調節(jié)資金供給。
  再次,此次降準出于定向調控的實際需要。此次降準旨在發(fā)揮貨幣政策支農、支小的作用,對實體經濟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結構性資金注入,主要還是希望貨幣資金可以進入小微企業(yè)和“三農”,繼續(xù)發(fā)揮貨幣政策在結構調整中的作用。這種操作特點亦是對2014年兩次定向降準思路的延續(xù)。
  降準并不意味著強刺激的開始
  “我個人不太贊成把這次降準看成是降準通道的開啟。實際上,央行是根據宏觀經濟形勢和流動性狀況來進行松緊適度的流動性調控。”陸磊表示,有觀點認為這是強刺激的開始,這點我更不認同,因為任何國家央行的貨幣政策制定都是根據宏觀經濟實際運行來相機抉擇的,這里面可能包括降息、降準操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強刺激的開始。
  根據目前經濟指標來看,我國經濟增長正在經歷從高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過程,根據經濟的發(fā)展態(tài)勢來進行政策的調整是客觀需要,也是順應經濟形勢變化的需要。
  陸磊認為,目前我國結構調整壓力還很大,定向降準的實施,不是“大水漫灌”,其主要目的還是希望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達到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保持定力。
  陸磊還強調,從各國的實踐經驗看,單純依靠貨幣政策的放松不足以帶動經濟發(fā)展;實際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永遠不可能取代實體經濟的活躍度和競爭力。但同時,政策的預調、微調有利于促進經濟穩(wěn)定,給結構調整爭取時間和空間,我國也試圖加強這方面的政策實踐。
  定向降準對于緩解融資難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對于此次普降和定向降準的政策效果,陸磊的預期比較樂觀。他表示,從對去年的兩次定向降準效果的評估看,相關研究證明,去年二至四季度,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在下降,總體融資成本水平明顯呈現下降通道。這顯示,兩次定向降準在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相信此次降準也會對緩解企業(yè)融資難問題發(fā)揮重要而積極的作用。
  就目前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陸磊表示,盡管目前政策正在積極發(fā)揮作用并著力解決、改善這些問題,但小微企業(yè)融資難問題是經濟周期發(fā)展“三期疊加”的客觀反映,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也是全球性的現象。目前無論從政策面還是金融改革方面,國家都在積極著力于這項工作,如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發(fā)揮貨幣政策的定向調節(jié)作用等,如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yè)、提供更多融資產品等,都起到了一定效果。雖然融資難問題還沒有完全得以解決,但是這些政策的實施對緩解融資難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根據央行此前的抽樣統(tǒng)計數據,2014年12月末,企業(yè)貸款利率比2014年年初下降5個基點,比三季度末下降14個基點。其中,小型企業(yè)貸款利率和年初基本持平,比三季度末下降9個基點;微型企業(yè)貸款利率比年初下降17個基點,比三季度末下降9個基點。同時,小微企業(yè)信貸結構進一步優(yōu)化,貸款更多投向涉農和制造業(yè)小微企業(yè),并逐步收縮房地產類小微企業(yè)的信貸資金。
  對于市場質疑的貨幣政策的滯后性問題,陸磊表示,貨幣政策不存在滯后問題。這是因為政策制定通常要考慮一攬子目標。盡管目前PPI指標、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均不及預期,但目前經濟運行仍處于合理區(qū)間。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