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我像一把寶劍插到敵人心臟”

記抗戰(zhàn)英雄、原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王若君

2015年09月07日 11:13 17876次瀏覽 來源:   分類: 先鋒人物   作者:

371781

抗戰(zhàn)英雄王若君與本報記者交流。

  王若君,1918年3月13日出生于河北易縣東婁山村。1935年參加“一二·九”愛國學生運動。1938年,進入冀中根據地參加抗日。1942年,受北方分局派遣,只身潛入北平開展地下工作。1944年,王若君返回晉察冀根據地。新中國成立后,先后在多個政府部門和企業(yè)任職。1978年調任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任副院長。1983年離休?,F跟子女們一起居住。
  1941年秋,當時抗戰(zhàn)形勢發(fā)展到相持階段,黨中央根據形勢的發(fā)展,要準備力量做敵占區(qū)的工作。王若君受北方分局派遣離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回到老家北平開展地下工作。王若君擔負的任務是在北平的中青年學生中開展工作,向根據地輸送進步青年,保護革命力量。這期間,王若君以小學代課教師的身份作掩護,通過親戚朋友,接觸到大批進步青年。除了開辟秘密交通線向根據地輸送新鮮血液外,王若君還發(fā)展了11名地下黨員,為黨在困難時期補充了新生力量。
  從根據地趕赴北平
  1941年12月的一天,分局組織部副部長劉仁找王若君談話:“組織上想派你去北平工作,你看有什么問題和意見可以提出來。”“我和聯大的陳瑯環(huán)已訂婚,別的沒什么考慮。”劉仁嚴肅地說:“咱們黨內從來沒有訂婚一說,你自己考慮一下去不去。”王若君心跳了,這個任務很重要,也很光榮,當黨需要自己去擔當時,如果不去,可能會內疚一輩子。王若君干脆地承擔了這項任務。
  王若君這次分配的工作與以往不同,遠離根據地,單槍匹馬地闖進敵人的心臟——北平,諸事都要獨自處理,不像在根據地時可以隨時請示黨組織,雖感到有些孤獨,但這正是考驗自己的一個絕好機會,看看自己能不能在敵人手心里打開工作局面,能不能隨時隨地一切從黨的利益出發(fā)做出成績。與愛人分別前,王若君寫了首詩,詩中寫道:
  “我像一把寶劍插到敵人心臟。”
  “不是在凱旋門前擁抱我的愛人,就是做中國的熱納達爾克 (Janedrk,法國民族女英雄)。”
  1942年2月8日,王若君回到北平,面對的是一個被蹂躪和奴役的城市,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每天圍著幾斤混合面兒奔波。大街上日本帝國主義的“皇軍”橫沖直闖,商門臉掛著太陽旗,大街上沒有幾個人,冷冷清清。
  人力車拉著王若君到西四北溝沿回子營8號一個黑門口放下。進門后,看到母親、弟弟、妹妹三人住在東北角不足9平方米的一間小屋里,沒有生活來源,靠親戚朋友接濟。鄰居大嬸說母親“又躺了一天”,是因為斷頓,母親才剛過四十歲就顯得憔悴蒼老,弟弟和妹妹長的細高身上卻沒有一絲多余的肉?;叵肫鸺胰耸艿降募灏?,王若君不禁留下熱淚。
  離開根據地前,組織希望她回到北平,想辦法考進大學,在中青年學生中開展工作??墒牵依镆呀涍@樣了,哪里還有余力上學。即使真的去上了大學,家里的這種情況,更容易引起懷疑。王若君決定先找個事做,既能養(yǎng)家,也有職業(yè)的掩護,再作其他打算。
  第二天,母親拿著她的“良民證”,去換了一張“居民證”。母親逢人就說:“我大女兒回來了,我算有靠頭嘍!”言語之中,滿是希望。
  在親戚的介紹下,王若君在地安門東街小學找到了一份臨時代課的工作,又在三家店附近香峪寸煤礦子弟小學當教員,后又做了神港洋行記賬員。王若君像北平的小職員一樣,為了一家4口人的生活東奔西跑的上班。
  輾轉聯系進步青年
  作為代課老師,王若君痛心地看著孩子們天天受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化教育。有一次,她冒著風險給代課的六年級學生講了東北三省被日寇侵占后老百姓過著悲慘的亡國奴生活,一張張小臉安靜地聽著,有的還掉下眼淚。第二天,有個流淚的孩子把他小時候的照片送給了王若君并說:“王老師,我永遠忘不了您。”這樣做之后,在他代課期間并沒有發(fā)生什么事情,沒有感到被監(jiān)視或受到威脅。這就使王若君對敵占區(qū)的人民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們是愛國的、有骨氣的,并且是團結的。雖然她是單槍匹馬一個人,但并不孤獨,有一種力量在支持著她,在敵占區(qū)工作的信心更增強了。
  她在門頭溝日本人辦的煤礦附屬小學代課時,常到學生家長工人們家里去串門,冬天小孩子都沒衣服穿,光著屁股在坑上爬著玩,吃的是混合面,連黃澄澄的玉米面都極少見,而日本人吃的是魚、肉、大米、雞。有次她去煤窯參觀,工人們過的更是非人生活,站不起身來,要彎腰走,有的地方就得爬,在掌子面上采煤,都是跪著用鎬挖。工人們說:“過了山那邊就有八路,只可惜我們拉家?guī)Э?,走不了?rdquo;從工人的話里,王若君意識到:北平雖已淪陷快5年了,但中國人民并沒有屈服,仇恨的怒火隱藏在他們心中,總有一天要把日本法西斯燒成灰燼。
  由于是在小學代課,接觸的都是年齡幼小的學生,王若君很難以他們?yōu)楣ぷ鲗ο?。可是,回到北平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工作怎么開展呢?她不停地思索,找突破口,她突然想到了王氏家族在北平就有很多進步青年。王氏家族原是河北省易縣東婁山村的大家族,當時在北平就有二三十戶??箲?zhàn)爆發(fā)后,家里的成年男子大都隨著宋哲元的部隊到國民黨大后方去了,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女孩子占多數。她們以前常跟著哥哥姐姐們學唱抗日救亡歌曲,幼小的心靈埋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讀了中學后,對日本的奴化教育和亡國奴的生活心生不滿,但是又苦于沒有出路,只能忍氣吞聲地過日子。對,就從自己的家族開始工作。
  “我開始頻繁地去串門。當得知叔家的大女兒王岫愛看進步書籍后,就主動和她接觸。多次交流后,我發(fā)現她是個愛國青年。”王岫成為王若君的第一個工作對象。王岫當時十七八歲,從小在堂兄的影響下,偷偷閱讀蘇聯革命小說如《鐵流》、《被開墾的處女地》、《母親》等,還送給同學和兄弟姐妹們傳閱,接受進步思想。通過王岫,王若君接觸到她的一些進步同學和本家一些在讀中學和大學的姐妹們。女附中的杜璇、史會和兩個在女三中讀書的本家妹妹王羽、王敏都是王岫介紹給王若君的。通過王羽、王敏,王若君又接觸了賀磊、趙小軍、梁瑜、方亭、艾山、李青、高英等,并先后把她們送到根據地。通過梁瑜,王若君接觸到了甘英,就和進步團體“海燕社”聯系上了,“海燕社”當時團結了百余名愛國進步青年。
  建立起秘密交通線
  到1942年底,王若君的工作局面打開了,要把一些革命青年送到根據地去,需要有一條比較安全的交通線和可靠的人護送。王若君坐火車南下易縣,再徒步40里地,通過敵人的一道道封鎖,來到老家東婁山村。在叔叔王霽青的引領下,王若君找到村干部,和他們談妥了路線及轉送安排:從北平送來的青年由村里護送到易縣五區(qū)區(qū)委書記楊磊之那里,然后再通過區(qū)武工隊轉送到北方分局組織部。王若君和村干部談好如何化妝,如何顯示標記,以便到火車站接人。1943年,王羽、王敏、安子3人以回老家探親名義,順利到達東婁山村,并被轉運至根據地。一條秘密交通線開通了。
  從易縣到東婁山村40里的路,偽軍經常出沒,如果不是王氏家族的人、不熟悉這條路的人該怎么辦呢?因為在日偽手下干活,又不能經常請假,王若君不可能每次都帶路。躊躇之時,王若君的母親高淑英勇敢地站了出來。“送進步青年到根據地,相當一部分是我母親通過這條交通線完成的。”1943年夏,高淑英開始做秘密交通線的帶路人。這位堅強的母親帶著一批批進步青年開始同日偽周旋于交通線之間,向根據地輸送了大批“新鮮血液”。有時她還將人直接送到根據地的交通站——周莊侯儒林那里。此外,組織上還將一些秘密宣傳材料交給她帶到北平,“斯大林1943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講話”就是她帶到北平的。為確保秘密交通線的安全,王若君還將妹妹高志送到易縣火車站當警察,母親也搬到易縣西關居住,給轉運工作提供了許多方便。
  安全撤離回根據地
  1944年3月,王若君完成了新聞學院的學業(yè),被分配到日偽中央通訊社婦女股當外勤記者。正當王若君準備大顯身手好好干一場的時候,她突然接到在偽新民會工作的本家妹妹王荃的消息:“日偽要下手了,他們的名單上有你的名字。”為了進步青年和地下黨員的安全,經上級領導批準,王若君決定撤離。王若君立即回家取出早已準備好的小包袱,安排好北平的工作,與甘英繞道固城回到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后記:在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日子里,很榮幸能夠采訪到抗戰(zhàn)英雄、98歲高齡的王若君老人。聽了老人的抗戰(zhàn)故事后,感覺很幸運的是我們生活在幸福的新中國,不必吞糠咽菜,不必經歷炮火硝煙。和平歲月,我們更應該飲水思源,時刻謹記:祖輩用生命換來和平,父輩用艱苦換來安康,作為新世紀的年輕人應該繼續(xù)發(fā)揚抗戰(zhàn)精神,來建設、捍衛(wèi)這塊美麗繽紛的土地。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