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网站

科力遠泡沫鎳進入豐田全球采購體

2015年09月13日 10:43 6323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鎳資訊

  正在停牌期間的科力遠(600478.SH)今天透露,公司旗下的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成功通過日本豐田株式會社現調化判斷,這意味著,繼動力電池正負極片之后,科力遠生產的泡沫鎳產品也全面進入豐田全球供應鏈體系。
  自2013年豐田汽車在中國啟動“云動計劃”以來,為了加速混合動力汽車本土化制造的進程,豐田在中國本土廣泛遴選合作伙伴。作為鎳氫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yè),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進入豐田的考察視野。從電池極片和泡沫鎳的采購,到合資建設動力電池工廠,科力遠與豐田的戰(zhàn)略合作正在步步升級。
  豐田“云動計劃”相中科力遠
  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連續(xù)化帶狀泡沫鎳生產商。2011年,科力遠收購松下旗下專門制造HEV用鎳氫電池的日本湘南Corun Energy,一躍成為中國唯一、全球第三的汽車動力電池制造商。2013年10月,科力遠又在國內新建了一條全自動規(guī)?;逆嚉淦噭恿﹄姵厣a線——科霸工廠,迅速提高汽車用動力電池的生產能力和產業(yè)化水平,從而在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領域構建了一條集先進儲能材料、先進電池、電動汽車能量包、混合動力總成系統(tǒng)于一體的完整產業(yè)鏈。
  在全球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中,90%為油電混合動力,而豐田公司占其80%。截至2014年底,豐田公司已在全球銷售混合動力汽車超過700萬輛。然而,受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產能的制約,全球第一的汽車巨頭在中國市場卻未能進入前五。因此,早在2012年3月,豐田宣布在中國啟動“云動計劃”,混合動力技術(HEV技術)被列為重中之重。
  按照云動計劃,豐田要在2015年之前,通過采購國產混合動力核心組件(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tǒng)),降低包括普銳斯在內的混動車型的售價,以達到快速普及其混動技術的目標。為此,豐田在中國本土廣泛遴選行業(yè)領軍企業(yè)形成戰(zhàn)略合作,實現混合動力汽車制造中國本土化。
  科力遠旗下的日本湘南工廠是全球最早研發(fā)出混合動力車載鎳氫電池的企業(yè),豐田第一代普銳斯所采用的電池能量包正是來自于湘南工廠;而隨著湖南科霸的建成投產,科力遠更是成為除日本本土以外唯一一家具備生產混合動力汽車電池、電池極片和泡沫鎳生產能力的高科技企業(yè),自然成為豐田公司在中國的首選戰(zhàn)略合作伙伴。
  全面融入豐田全球供應鏈
  現調化判斷即“本地化采購的可行性調查”,是豐田公司對擬進入其供應鏈的企業(yè)在生產體系的一種嚴格審驗。
  常德力元是科力遠旗下的泡沫鎳材料制造基地,主導產品之一“連續(xù)化帶狀泡沫鎳”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2014年,科力遠投資3.8億元進行產業(yè)升級,將產能擴展到年產600萬平米混合動力汽車(HEV)用新型泡沫鎳材料。近日,在完成了1000多項技術和制造整改后,常德力元也通過了豐田的審查,正式成為其正極材料供應商。
  豐田是全球對產品精益制造要求最嚴苛的公司之一,一旦確認了合作伙伴,就會保持長期合作關系。此前的2014年6月,豐田公司經過兩年多的嚴苛審驗,宣布湖南科霸的動力電池極片產品通過了現調化判斷,同意進入到豐田公司進行小批量裝車實驗。2014年12月,科力遠收到豐田公司下達的動力電池極片訂單,2015年約3萬臺套,2016年約5萬臺套,從2017開始每年約10萬臺套,從而正式融入豐田高端供應鏈。
  2013年,隨著云動計劃的提速,豐田汽車在直接向科力遠采購電池、極片和極片材料的基礎上,又與科力遠等公司合資成立科力美汽車動力電池有限公司,將戰(zhàn)略合作深入到技術開發(fā)與產銷合作領域,科力遠占總股本40%。該項目2016年達產后,將形成年產17萬臺套HEV動力電池包的能力。
  在近日落幕的成都車展上,豐田中國再次展出了其“云動計劃”實施以來的首款本地化車型——豐田卡羅拉雙擎,由于搭載了科力遠的鎳氫動力電池,這款混合動力車型的綜合百公里油耗僅為4.2升。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