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鎂的延展性的解釋
2015年11月05日 9:3 2956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wǎng) 分類: 鎂應用
多尺度力學模型實驗室的Zhaoxuan Wu 和 William Curtin已經(jīng)解決了困擾科學界40多年的鎂延展性較低的問題。
鎂是世界上發(fā)現(xiàn)的最輕的金屬,密度只有鋼的四分之一,也比鋁輕了三分之一。其儲量也非常豐富,是地球儲量第八的元素。這些特征使得其應該是很多方面的理想材料,尤其是在汽車行業(yè),因為通過減輕重量可以有效提高效率。然而,關于這種材料的使用仍然是非常有限。“鎂的延展性很低,即其在斷裂前不能延展很大。其也具有不同尋常的行為,例如隨著溫度的升高,強度會增加,這也是和其他材料不一樣的地方。”Curtin教授說。Curtin教授及其合作者Zhaoxuan Wu則認為可以通過原子結構等方面來研究鎂的延展性等性能。該研究發(fā)表在《自然》雜志上。
模擬仿真可解釋40余年的實驗
Curtin說,“我已經(jīng)從事鎂相關的研究有七年,我們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最重要的問題上,我曾想過要放棄,對于曾經(jīng)的努力也近乎絕望。然而Wu從新加坡過來加入了我們團隊,帶來了可再生能源等一系列技術,以及更多的動力。”經(jīng)過兩年多的努力,這個謎題終于有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獲得了解釋數(shù)十年來實驗的鑰匙。這一突破性進展是建立在對鎂原子間不同的相互接觸機制上得到的。“我們獲得了一種很少被提及的關于鎂的描述,可很好地解釋很多鎂的性能,同時也能很好地預測很多鎂的特性。”更重要的是,這種機制也更好地預測一種非常重要的錯位的結構,即“c a”錯位,這使得鎂原子層可以很輕易地流動。而這種錯位在之前則不能很好地被解釋和預測。
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像往常一樣,我們對“c a”錯位進行了原子模擬,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其行為,突然,奇妙的情況發(fā)生了。” “c a” 錯位的這些原子結構變得非常與眾不同,它們會形成幾種不同的幾何結構,從而不能繼續(xù)運動。沒有了c a 錯位,鎂就不能隨意流動,因此延展性就差。這種c a結構已經(jīng)通過實驗觀察到了,但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們是否是真實存在還是實驗異常,以及為什么會有幾種不同的結構等都還是未解之謎。Wu和Curtin的工作表明,對于鎂來說,這些都是其內在本質決定的,并且他們描述了不同結構在不同情況下產(chǎn)生的原因,并且表明了這些結構比理想的c a 結構更加穩(wěn)定。因此,他們發(fā)現(xiàn)形成這種新的c a 結構是必不可免的,從而會降低鎂的延展性。
獲得延展性較高的鎂的方法
“為了獲得可鍛造的鎂,我們必須和自然抗爭。”Wu說。如果科學上沒有辦法來阻止這種現(xiàn)象,那么仍然有辦法可以減緩其形成過程。在室溫下,這個過程會很快完成,但是在液氮溫度下,其過程的完成就需要數(shù)月甚至一年。如果該過程可以在常溫下延遲數(shù)秒,這對于工業(yè)應用來講就已經(jīng)足夠了。最近在德國的一些研究表明,通過加入稀土元素,可以增加鎂的延展性。但是稀土元素非常昂貴,因此不利于大規(guī)模工業(yè)應用。Curtin 和 Wu正開始進行新的研究,旨在利用一些較便宜的元素來增加材料的穩(wěn)定性。Curtin教授并不能確定鎂是否可以大規(guī)模應用,但是他相信這種新的研究會產(chǎn)生新的想法和思路。
責任編輯: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