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qū)鋁廠優(yōu)惠電價可能取消 復產之路日艱
2016年04月26日 9:30 7119次瀏覽 來源: 中信建設證券 分類: 現貨 作者: 謝鴻鶴
一、鋁廠優(yōu)惠電價多為臨時“救濟”措施,隨著企業(yè)盈利改善取消是一種必然。
據我們了解,為應對一路下跌的電解鋁價格,在政府斡旋下鋁廠從電網處獲得的“優(yōu)惠電價”多為臨時的救濟性措施,如青海當地所協商情況,當鋁價低于11000元/噸時,鋁廠獲得0.1元/kwh的電價優(yōu)惠,11000元-11500元/噸時,獲得0.07元的優(yōu)惠,但鋁價已經漲至12000元/噸,則可能會將優(yōu)惠電價取消。如無意外,甘肅等其他省份的優(yōu)惠電價也可能面臨同樣的被取消命運。
當然事非盡然,如云南地區(qū),由于本身電價目前仍很高(0.35元/kwh左右,遠高于80%企業(yè)獲得的0.25元/kwh的電力成本),考慮到其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省內電解鋁企業(yè)的用電成本或將繼續(xù)下降。同時具備自備電的鋁廠自然不受這一政策的影響。
二、復產之路或將遠長于預期。
1.資金壓力巨大,復產之路本已艱辛。按照我們的統(tǒng)計和了解去年關停的近400萬噸產能中,盡管鋁價已經從10000元/噸漲至12000元/噸,但截至目前復產產能不足20萬噸。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鋁廠復產缺乏足夠的前期周轉資金。一般而言,用于清爐、購買原材料等方面,鋁廠單噸的復產資金約為1000元-1500元/噸,年產10萬噸的鋁廠的復產資金將達到1億元。如此巨大的前期鋪墊資金,歷史上多是通過銀行貸款、政府給予更多的電價優(yōu)惠變相讓利等方式獲得,而我們了解到在供給側改革大政策方針不斷推進,以及銀行對過剩行業(yè)惜貸嚴重的背景下,電解鋁企業(yè)融資復產的可行性越來越低。
2.電價優(yōu)惠若被取消,復產周期將更長于預期。若電價優(yōu)惠真正取消,西北地區(qū)原本略有盈利的企業(yè)或轉歸更加微利,甚至虧損的局面,企業(yè)生存更加艱難更不用說復產(如上表所示,關停產能中西北區(qū)域占了近50%)。
按照目前新增產能投產和關停產能復產的狀況,供給不足的局面或將貫穿全年。我們預計2016年電解鋁消費量約為3100萬噸左右(5.7%yoy),按照90%高開工率來算需要全年平均運行產能達到3500萬噸,若以歷史上平均的80-85%開工率水平運行產能計則需要達到3600-3800萬噸,而目前運行產能僅為3050萬噸。假設每月新增產能為100萬噸,要達到產能上的匹配至少要到2016年四季度。
而對于2017年我們也并不悲觀。隨著供給側改革不斷推進,以及電解鋁企業(yè)自身產業(yè)結構的調整,高耗能并且遠離消費地的電解鋁產能將持續(xù)退出市場,電解鋁供給不足的局面也有望延續(xù)。復產節(jié)奏的嚴重低于預期,按照我們的理解,2016年電解鋁行業(yè)其實已經開啟了一輪新周期,這一周期的特征一方面是價格的穩(wěn)步上漲更重要的則是供給側改革的核心要義的實現——企業(yè)盈利回歸合理水平,優(yōu)勢企業(yè)獲得利潤反轉。當然這一判斷的核心風險在于電解鋁企業(yè)自律以及國家政策是否能夠到位。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