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過去10年鋅冶煉廠的集中停產
2016年07月14日 9:44 8149次瀏覽 來源: 上海有色網 分類: 鉛鋅資訊 作者: 劉偉潔
2016年鋅價直線拉漲。市場普遍看多鋅價,其理由無非是預期礦緊缺逼迫冶煉廠停產支撐鋅價。過去十年,鋅冶煉企業(yè)出現(xiàn)過兩次較為集中的停產。SMM總結之前兩次減產,希望對同仁提供一些對未來鋅市場的判斷依據(jù)。
過去兩次減產,一次發(fā)生在2008年10月-2009年2月,一次發(fā)生在2011年9月-2012年8月。兩次停產時的市場具有兩個共同特點:鋅價持續(xù)下跌、礦加工費較低。
SMM:2008-2016.6國內主要鋅冶煉廠開工率和鋅精礦加工費(單位:元/金屬噸)
SMM:2008-2016.6 SMM0#鋅價格走勢圖(單位:元/噸)
2008年停產:
1、鋅價腰斬:2008年鋅價處于受全球金融風暴牽連,金屬價格集體走軟的尾期。國內鋅價自2006年底3萬以上高點一路下滑,2008年自2萬元左右一路下滑,腰斬跌至不足1萬元。
2、礦加工費腰斬:鋅價大跌引發(fā)礦山減產、惜售,鋅精礦加工費從年初8000元/金屬噸急速下降至年底4500元/金屬噸附近。2009年1-2月持續(xù)下滑主流成交4000-4500元/金屬噸。
復產的原因:
1、經濟回暖:2009年主要經濟體金融危機中強勁復蘇,大宗商品市場普遍回升。
2、鋅收儲:2009年1-2月連續(xù)兩次收儲鋅錠,合計15.9萬噸。
2011-2012年停產:
1、鋅價下跌后低位盤整:2011年鋅價自18000元/噸以上下滑至萬五附近。之后停產的一年時間內,國內鋅價徘徊于萬五附近。
2、加工費持續(xù)較低:2011年隨著鋅價走低,鋅精礦加工費從6000元/噸一路下滑至4200-4300元/金屬噸。之后鋅價持續(xù)低迷,礦山企業(yè)咬死TC,2012年雖然礦山產量增幅較大,但是加工費上浮有限,基本徘徊于4400-4800元/金屬噸。
3、其他限制產量的原因:夏季限電、廣西鎘污染。
復產的原因:
1、進口礦加工費回升:國外礦產量增量同比增加,加之滬倫比值的上修,進口礦得以流入國內,且加工費持續(xù)走高。進口鋅精礦加工費從60美元/干噸直線上升至120-130美元/干噸,國產鋅精礦加工費受其影響逐步回升至4800-4900元/金屬噸。
2、收儲:2012年11月,國家儲備局一次性收儲10萬噸鋅錠。
備注:除說明之外,以上所指國產鋅精礦加工費均為15000元/噸為基準價,50%位基準品位的加工費。
責任編輯: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