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勘418隊老礦山邊深部找礦有突破
新增銻金屬量4個項目達中型規(guī)模
2017年02月07日 8:38 245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作者: 劉國榮
近日,筆者從湖南省地勘局418隊了解到,2016年該隊開展湖南湘中地區(qū)境內的5個老礦山邊深部找礦項目,均取得了可喜的地質找礦成果,新增銻金屬量有4個達到了中型規(guī)模,金金屬量有3個達到了小型規(guī)模。
湖南新邵縣龍山金銻礦接替資源勘查,是2014年新開的中央財政項目,工作周期為兩年。該項目由中央財政和礦山共同出資,開展老礦山深部和外圍找礦。該項目通過開展坑探、坑內鉆、坑道測量、樣品采集等工作,2016年5月10日完成野外驗收,9月28日完成報告終審,11月份完成了報告匯交。該項目先后獲得了野外驗收優(yōu)秀、報告終審優(yōu)秀的好成績。通過本次勘查工作,有5條礦脈找礦獲得了新的突破,施工的12個鉆孔中,除2個鉆孔見低品位礦體、1個鉆孔未見礦外,其余9個鉆孔均見工業(yè)礦體,見礦率達91.7%,新增金屬量金、銻分別達到了小型和中型規(guī)模。
湖南省安化縣渣滓溪銻(鎢)礦邊深部銻(鎢)礦詳查及外圍普查,是礦山自己出資開展的商業(yè)性地質勘查項目。該項目主要任務是采用坑探、坑內鉆探、坑道編錄、樣品測試等手段,基本查明區(qū)內地層、構造、圍巖蝕變等地質特征,基本查明區(qū)內銻礦脈的規(guī)模、形態(tài)、產狀、礦石質量及變化情況,探求122b+333銻資源量,工作周期為兩年。該項目通過對礦區(qū)中深部3個中段的勘查工作,控制了7條礦脈,累計完工的42個鉆孔中,36個鉆孔見工業(yè)礦體,見礦率達86%,見礦效果好。該項目已于2016年12月全部結束野外地質工作,初步估算新增資源量銻達中型規(guī)模。
新邵縣龍山礦區(qū)+310米標高以下銻金礦詳查,是礦山全額出資的商業(yè)性地質勘查項目。通過本次勘查工作,該區(qū)內兩條主要礦脈找礦均有新的突破,在施工完成的15個鉆孔中,除1個鉆孔未見礦,3個鉆孔見低品位礦體外,有11個鉆孔見到了工業(yè)礦體,見礦率達93.3%。本次參與資源儲量估算的兩條主要礦脈,新增金屬量金、銻分別為小型和中型規(guī)模。依據本次在礦區(qū)深部施工的鉆探工程見礦情況及礦區(qū)成礦規(guī)律預測,兩條主要礦脈深部還有較大的找礦潛力。
湖南省東安縣牛頭寨銻礦普查,其主要工作任務是在采礦權范圍內,尋找有找礦潛力的礦脈及地段,在探礦權范圍內,尋找成礦靶區(qū)。該項目第一階段工作自2015年4月開始實施,2016年10月結束野外工作,并提交了階段性工作總結。通過第一階段普查地質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原實施方案第一階段所確立的目的、任務及設計的工作量。通過鉆孔驗證,在該區(qū)域內新發(fā)現(xiàn)6個工業(yè)礦體,新增礦脈20余條,特別是在現(xiàn)有的開采區(qū)域內見到了就近開采的礦體3個,按礦山現(xiàn)有的生產能力,預計可延長礦山開采年限2~3年。按照礦山近期、中期、遠期生產所需資源,通過下階段普查地質工作,可再延長礦山開采年限5年。
湖南省溆浦縣江溪垅金銻礦邊深部找礦項目,通過3年的找礦工作,以取得新的地質找礦成果于2016年6月結束野外工作,2016年11月提交成果報告。該礦區(qū)共發(fā)現(xiàn)3個銻金礦帶,2個金礦帶,包括18條金銻礦脈和3條金礦脈,估算資源儲量可延長礦山壽命近10年,百年老礦可再顯第二春。(劉國榮)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