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成功開發(fā)第二代鈣鈦礦型光伏電池
2018年05月16日 8:55 4859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新材料前沿 作者: 羅曄
近日,韓國淑明女子大學化工生命工學部的崔京民(音譯)教授和樸民宇(音譯)教授的研究團隊采用低溫工藝開發(fā)出高效柔性光伏電池。研究團隊表示,此項研究利用了鈦基金屬有機骨架材料,開發(fā)出的鈣鈦礦型柔性光伏電池具有新型的金屬氧化物電子傳輸層。
此次研究獲得了韓國研究財團新進研究者的援助項目和全球博士培養(yǎng)項目的支持,相關成果已經發(fā)表于美國化學學會的《ACS?Nano》期刊,論文名稱為《Nanocrystalline?Titanium?Metal-Organic?Frameworks?for?Highly?Efficient?and?Flexible?Perovskite?Solar?Cells》(高效和柔性鈣鈦礦型光伏電池的鈦納米晶金屬有機骨架材料)。
鈣鈦礦型光伏電池是第二代光伏電池,光能轉化效率高,生產成本低,作為第二代能源應用技術備受業(yè)界關注,現(xiàn)有光伏電池采用的是氧化鈦電子傳輸層,需要高溫的熱處理,不能確保柔性光伏電池骨架材料的穩(wěn)定性,截至目前,柔性光伏電池需要采用復雜的處理工藝,生產成本較高。
研究團隊開發(fā)的納米金屬有機骨架材料尺寸不足6nm,由氧化鈦簇規(guī)則排列而成,通過電子傳輸層大幅提高了電子傳輸能力和彎曲性能,在常溫下也可以進行低溫工藝,同時確保骨架材料的穩(wěn)定性,由此開發(fā)出新型柔性鈣鈦礦型光伏電池。另外,通過旋轉涂層工藝,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低成本制造。值得一提的是,與ITO導電玻璃的剛性光伏電池和采用塑料基體的柔性光伏電池相比,能效分別提高了18.94%和17.43%,經過700次彎曲試驗之后,依舊可以確保較高的性能。
崔京民教授表示,今后將通過深入研究,將鈦基納米金屬有機骨架材料應用于多面光伏電池的生產,目標是以低成本開發(fā)出高性能的柔性光伏電池。(羅曄)
責任編輯:陳巖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