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科學院:開采太空礦產或很快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將提供鈷鎳鐵稀土等金屬
2018年10月17日 9:24 8277次瀏覽 來源: 產業(yè)前沿 分類: 鎳資訊
據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莫斯科10月11日電,俄羅斯科學院天文學研究所所長德米特里?比西卡洛在接受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采訪時表示,由于地球上的儲備不斷消耗,在地球以外開采礦產本世紀就可能具有現(xiàn)實意義。
比西卡洛表示:"由于地球礦產儲備的不斷消耗,在太空開采所需物質本世紀就可能對我們具有現(xiàn)實意義。鐵、鎳、鈷、鋁、稀土金屬和鉑族元素是最亟需,也是最有利于在小行星上開采的礦產。" 據他稱,俄科學院天文學研究所不負責評估礦產開采,這是經濟學家的任務,而是研究近地小行星。通過此類研究可以確定小行星的成分。目前只確定了3000顆近地小行星和主帶小行星的理化性質。
比西卡洛表示,甚至直徑約1千米,重20億噸的小型石質小行星的金屬成分也達約2億噸。其主要部分為鐵,其他較少成分為鎳--3000萬噸、鈷--150萬噸、鉑族金屬(銀、金、鉑)--7500噸。僅小行星的這一最小部分市場價值可能超過1500億美元。 比西卡洛表示:"為勘測礦產組織航天器飛行目前還很困難,因為項目耗資巨大。但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人類能夠全面進軍太空,屆時人類也可以獲得太空資源。"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