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在鎂電池儲能領域取得新進展
2020年06月10日 14:18 13106次瀏覽 來源: 青島科技大學材料學院 分類: 鎂資訊
可充電鎂電池技術表現出低成本,高安全性和相對較高的能量密度等特點,然而,在實際應用條件下(高面容量和快充放電速率等),提升金屬鎂的沉積/溶解性能以及解析金屬鎂-電解質界面化學組分和結構是當前可充鎂電池發(fā)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此外,當前常用的四類鎂電池電解質其沉積/溶解鎂能力在不同文獻報道中差別較大。針對上述兩方面問題,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桂村教授,張忠華副教授,聯合中科院青能所崔光磊研究員在鎂電池電解液及鎂沉積界面形態(tài)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階段性進展。以青島科技大學為第一通訊單位,研究內容以”Insights into interfacial speciation and deposition morphology evolution at Mg-electrolyte interfaces under practical conditions”為題,在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重點期刊《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48,2020, 299–307, IF=5.162)上發(fā)表文章. 金屬鎂在銅箔上的非均勻沉積過程示意圖
責任編輯:王澤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