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非奮斗的中鋁人
2020年11月22日 10:5 6595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李菲
2018年10月28日,中鋁幾內亞博法項目開工建設;2019年12月10日,多功能碼頭具備裝船條件;2020年1月5日,首船礦石揚帆啟航;2020年4月6日,生產運輸系統重載聯調一次成功;2020年5月1日,轉崗換頻道,進入試生產;2020年6月30日,礦山生產、礦石回國單月產量雙雙超過百萬噸……
對參與過中鋁幾內亞公司博法項目建設的員工們來說,每一個閃光的日子都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記錄著他們的責任和擔當。
回顧過去,“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在過去的兩年間,中鋁人在祖國“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下來到了萬里之遙的西非,將中鋁集團的企業(yè)文化、管理模式帶到了這片神奇的土地,為集團走出國門,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企業(yè)開好了頭、邁好了步。
憶往昔,歲月崢嶸。還記得數年前,第一批中鋁人不顧埃博拉疫情,毅然踏上了這片熱土。白天,他們穿著整齊的工裝、背負著沉重的設備和干糧,在漫山叢林中披荊斬棘,精確記錄下一組組測量數據,身上的工裝一次次濕了又干、干了又濕。晚上,他們回到租住的民房,房間不僅低矮、潮濕,還會時常停電、停網。此外,他們在這里還飽受蚊蠅叮咬之苦。然而,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還是如期提交了一份份項目報告,為項目的開工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很快,第二批建設博法項目的中鋁人也滿懷豪情地踏上了這片土地。雖然在出發(fā)前就做好了條件將十分艱苦的心理準備,但當地在機械、人力、技術和物資等方面極度匱乏的現狀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此外,當地人罷工堵路、瘧疾傷寒等疾病頻發(fā)、雨季影響施工進度等突發(fā)狀況也接二連三地襲來。
不過,項目部員工們在面對棘手的問題時不等不靠、沉著應對,每天都在解決新問題的同時增長著新的本領。比如,針對物資匱乏、生活水平較低等問題,自力更生,搭建了多條生活保障渠道,建立了農業(yè)基地,并增配了隨隊醫(yī)生;發(fā)生罷工堵路時,多方協調,確保了項目順利推進;在雨季導致工期延誤后,以“大干200天”“再戰(zhàn)100天”為目標,所有人都干勁滿滿。在遠離祖國的幾內亞的大地上,勤勞、勇敢、智慧的中鋁人又一次在海外創(chuàng)造了“中國速度”,刷新了“中鋁速度”,工程項目建設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相關部委、中鋁集團和幾內亞政府的一致認可。
在這里,規(guī)模宏大的赤色采礦場猶如一條被精心編織而成的紅毯,20多公里長的皮帶輸送系統就像一條蜿蜒至港口碼頭的藍色蛟龍,雄偉壯觀、連通法塔拉河兩岸的斜拉橋已經成為博法地區(qū)的新地標,重油電站的白色油罐也已成為港口的標志性建筑。博法項目的一切,都與周邊的青山綠水共同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優(yōu)美畫卷。
作為大國央企,中鋁幾內亞不僅心系祖國,更時刻不忘履行社會責任,不僅資助幾內亞青年學子赴中國留學深造,并為周邊社區(qū)修建道路、捐建水井、贈送藥品和節(jié)日慰問品等,還為255名幾方員工提供了就業(yè)崗位,確保企業(yè)的幾方員工享有當地社會保險、教育培訓機會和醫(yī)療報銷等福利政策。
志當存高遠,路自腳下行。今年,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中鋁幾內亞以“最嚴格的制度、最嚴謹的措施、最嚴厲的追責”,堅持防疫和生產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不僅中方和幾方人員無一感染病毒,榮獲國務院國資委“中央企業(y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還做到了“雙達標”活動有序開展,在礦山生產、礦石裝船、外海過駁等方面實現了“三個百萬噸”目標,創(chuàng)造了試生產兩個月即實現達產達標的優(yōu)異成績。
展望未來,前途可期。隨著項目的建成投產,中鋁幾內亞又一次站在了全新的歷史起點上,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fā)展機遇。為推動集團“兩海”戰(zhàn)略取得更大進展,中鋁幾內亞將繼續(xù)克服困難、提速增效,同時積極促進與當地的互利共贏,維護中幾兩國友誼之花長開。
責任編輯:孟慶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