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漲價波及終端產品 中國制造業(yè)成本受拷問
2010年10月20日 10:3 11660次瀏覽 來源: 北京商報 分類: 銅資訊 作者: 李冰 郭奕涵 孫聰穎
大豆 菜籽:廠家難擔成本上漲壓力 食用油漲價趨勢難逆轉
中華油脂網日前發(fā)布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以廣東黃埔港為例,7月20日進口大豆港口分銷價格為3380元/噸,到10月14日漲至3900元/噸。對壓榨企業(yè)來講,三個月來成本每噸漲了約520元。在小包裝油的上游散油市場,10月15日,廣東地區(qū)一級豆油價格為9150-9250元/噸,相比9月15日7900元/噸的價格,一個月漲了1000元以上。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對于需要購買散油加工成小包裝產品的企業(yè)來講,成本壓力的上升,使得油脂企業(yè)每加工1噸小包裝食用油就虧損2000元以上。
大豆價格上漲之后,人們最為擔心的是其下游產品價格會不會“水漲船高”。業(yè)內人士表示,中國食用油對外依賴程度比較高,有六成豆油來自于進口,1/3的大豆加工能力來自外資企業(yè),進口大豆價格對中國油脂壓榨企業(yè)的影響較大,受美國大豆減產預期的影響,目前全球大豆價格正處于上漲階段,加上國內農產品普遍上漲的情況,食用油漲價的趨勢將很難改變。
不過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fā)現(xiàn),目前還未有食用油大幅漲價的動向。超市銷售人員表示,近期食用油的價格比較穩(wěn)定,部分產品價格的小幅調整屬于運營常態(tài),目前為止,尚未接到廠家提價的通知。
但是有資料顯示,國內主要菜油產區(qū)的菜油出廠價在8400-9500元/噸,比9月同期上漲600元/噸左右;而一級豆油的報價已達9250元/噸,比9月同期上漲超過1000元/噸,而終端市場食用油每升也上漲了1元左右。
記者從金龍魚品牌相關工作人員了解到,近期該公司一直在開會研究漲價問題,因成本壓力,公司無法通過自身能力消除原料上漲造成的成本上升壓力,所以已經基本達成漲價共識。但具體細節(jié)尚未確定,所以還沒有正式對外通知。
一位接近中糧集團的消息人士也向記者表示,中糧集團已經開會討論提高旗下福臨門食用油出廠價的問題,但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漲價消息。因為魯花與長壽花已經傳出漲價消息,漲幅在一成左右,所以福臨門的漲幅應該也在一成左右。
食用油價格的上漲,一度達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引起了政府的重視。國家糧油交易中心發(fā)布公告稱,向市場拋售30萬噸國家臨時存儲食用油,要求盡快投放市場,希望能夠抑制目前食用油價格上漲的勢頭。
對于此番拋售能否對市場起到實質性效果,分析人士直言,此行為在短期內可能會改善市場供應緊張的情況,達到平抑價格的效果,但是從長期情況來看,食用油價格的漲勢將很難逆轉。
責任編輯:lz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