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海外礦業(yè)投資開發(fā)法則
2014年03月18日 13:35 10100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yè)報 分類: 重點新聞
記者:“走出去”能否走穩(wěn)走好,離不開政策支持。作為行業(yè)專家,在政策方面您有哪些建議?
李沛林:在“走出去”辦礦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國家應該搞好頂層設計和宏觀調控體系,創(chuàng)新形式,搭建平臺,統(tǒng)籌兼顧,加強協調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政策支持體系,在財稅、融資、信用擔保等制度制定方面進行系統(tǒng)性的頂層設計,為企業(yè)境外投資和跨國經營提供安全保障。
在投融資政策上,國家可設立專項“境外投資發(fā)展基金”。對礦產資源類項目投資的中長期貸款提供貼息支持,并適當延長還貸期限,提高境外辦礦后勁及項目盈利能力。此外,可由國家財政出資設立“境外資源開發(fā)風險基金”、“境外投資擔?;?rdquo;,以降低境外辦礦風險。同時,盡快建立完善我國基金支持體系,支持企業(yè)境外資源開發(fā)的跨國并購。建立對外投資合作境外安全風險監(jiān)測和預警機制。
其次,打造和完善風險勘探市場,建設礦業(yè)金融改革示范基地,為“走出去”提供堅強后盾。在風險勘探市場平臺基礎上,形成第三方服務體系和為風險勘探市場提供服務的要素體系,包括律師事務所、礦權評估事務所、會計事務所、鉆探公司、化驗公司等。建設好包括專項基金、私募基金、金融機構和各種金融產品、礦業(yè)企業(yè)資金等在內的“資本蓄水池”,為企業(yè)“走出去”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信息和資金支撐。
再次,搞好資源外交,加強與資源出口國、境外辦礦東道主國的外交關系,拓寬新的礦產資源來源渠道,保證礦產資源進口渠道多元化。要不斷強化與資源供應國和資源需求國之間的經貿聯系,建立互惠互利的資源體制,在更大范圍、更多領域、更高層次上加強和深化資源外交,以減少碰撞和摩擦,保證境外辦礦的健康發(fā)展。
責任編輯: 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luytgc.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